10.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10,1 给排水与污水处理,给水10,1。1.水源宜采用城镇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供水水质及水压应分别满足生活饮用水、生产给水水质及压力的要求。当水源供水水质.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接收站内进行处理或设置加压设施,10,1,2.当生活给水,生产给水与消防补充水采用同一水源时,水源的供水量不应小于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正常用水量之和的70、与消防补充水量之和 10.1,3,生活给水与生产给水系统宜分开设置,10。1 4,生活给水量宜按人员数量和用水定额确定,10,1 5,生产给水量宜按工艺装置 单元、连续小时给水量与间断小时给水量综合确定 10、1,6,生产给水和生活给水的总入口处应设置水量计量设施、排水10,1.7,排水系统应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设计、并宜设置生活污水系统、生产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10.1 8。当排水系统采用压力输送时,排水提升泵站宜按区域集中设置.10。1,9、自流生产污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水封 水封高度不得低于250mm,1,罐组 建筑物 构筑物、管沟,泵区等的排水出口,2,接收站的总排出口,3。站内系统管网支干管与干管交汇处的支干管上,4。管段长度超过300m的站内系统管网支干管,干管,海水10.1、10.海水取水设施应近远期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取水最低潮位保证率不应低于97。10。1.11 海水取水设施的设计规模宜按照工艺与消防的最大用水量之和确定.10 1、12。取水头部.辅助设备、进水建,构,筑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海水取水构筑物的型式应根据取水量和水质要求,结合海床地形、地质及冲淤特性.水深及潮位变化、泥沙及漂浮物,冰情.航运。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 在通航水道附近的取水构筑物应根据航运部门的要求设置标志,3,在深水海岸。当岸边地质条件较好,风浪较小.泥沙较少时、宜采用岸边式取水方式、当海岸平缓时,宜采用自流引水管取水方式。4、海水取水构筑物的进水孔宜设置格栅.栅条净间距应根据取水量大小、冰凌和漂浮物等情况确定.5,取水构筑物的取水头部宜分设成两个或分成两格,10,1,13,取水泵站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海水的工艺及消防取水泵宜集中布置 2。工艺海水泵的配置应根据项目分期情况.气化器运行情况及数量等因素综合确定.海水泵的配置不宜多于2种,备用泵数量不宜少于1台、且备用泵能力宜与最大1台工作泵能力相同,3 海水消防泵的设置应按本规范第11,3.2条的规定执行,4,海水泵宜采用立式泵,设计工况下泵效率不宜低于85.每台立式泵吸入口应设置单独的吸水导流板,5,水泵进水流道应通过水工模型验证、6。泵站设计宜进行停泵水锤计算、当停泵水锤压力值超过管道试验压力值时 应采取消除水锤的措施,7,海水泵及海水系统应设置防超压设施 8,岸边式取水泵站进口室内地坪的设计标高,应为设计最高水位加浪高再加0,5m,并应设置防止海浪爬高的设施,9,当海水泵采用室内布置时,泵房高度应满足海水泵抽芯检修的要求,10,海水泵站应设置电动起重设备 11,宜在海水拦污设施前后及海水泵吸入口前等位置设置检修闸门 并应设置检修起重设备。12 海水泵过流部件材质应耐海水腐蚀.宜选用双相不锈钢,超级双相不锈钢等耐海水腐蚀的材质 当露天布置时、海水泵外部材质应耐盐雾腐蚀、13.海水泵进出水管道应采用耐海水腐蚀的材质、当采用金属管道时宜同时采取阴极保护措施.14,泵站的其他设计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泵站设计规范 GB 50265的有关规定执行。10。1 14,海水输水主管的数量不宜少于2条 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分期建设、当其中1条管道故障时.其余管道应能通过70。的设计水量.10.1、15.海水管道系统应进行瞬态流分析 10,1,16,海水排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自流排放.并对排放的海水进行余氯监测.2。排水管。渠的材质应耐海水腐蚀,10 1、17。海水水质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海水泵前应根据海水泥沙含量。漂浮物,海洋生物生长等情况 设置拦污栅、旋转滤网。清污机等拦污设施,拦污栅和旋转滤网的过栅。网、流速和阻塞面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有关规定、2,应根据气化器对海水水质要求 设置必要的海水处理设施,3 防止和清除海生物宜采用加氯法.也可采用加碱法,机械刮除、电极保护等方法,4。加氯点宜选择在取水头部.进水流道.取水前池.海水泵吸水口处投加,可根据海生物繁殖情况采用多点加氯或单点加氯。5、加氯设施型式的选择应根据海水水质,杀菌剂的来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宜采用电解海水现场制备次氯酸钠的形式.6.次氯酸钠宜采用连续投加,也可采用冲击投加、次氯酸钠的投加量宜通过试验或相似运行经验按最大用量确定,连续投加时排放口前管渠内的海水余氯宜为0,3mg、l,0。5mg、l。冲击投加时.宜每天投加1次,3次,排放口前宜控制水中余氯0,3mg l。1。0mg、l,保持2h。3h,污水处理10,1 18、接收站的污水宜依托市政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当不具备依托条件时、可在站内设置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的设计水量宜按工艺、单元 连续小时排水量与间断小时排水量综合确定,10。1.19.污水处理工艺可选用图10,1,19所示的处理工艺。图10、1 19。污水处理工艺10。1.20,当处理后污水进行再生利用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的有关规定执行。10,1,21 污水总排放口处应设置水质监测和水量计量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