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施工总平面布置6 3 1 本条明确了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着重研究的主要内容、6,3,2,本条对主要临时工程和设施布置进行了一般性规定。对于移动坑线开拓的采掘场。其煤,岩出入沟位置一般都是临时的 出入沟移设频率由工作帮推进强度决定.出入沟的数量由工作帮推进方向和煤岩流向综合确定,其目的是降低运输的成本.半移动式破碎站的设置由不同运输方式的结合点决定,地面设置的半移动式破碎站的位置宜布置在靠近采掘场首采区出入沟附近、坑下设置的半移动式破碎站的位置由采掘发展方式确定,移设频率一般高于地面设置的半移动式破碎站.临时建筑的居住及办公区要形成一个临时建筑群,以便于管理,平场要达到永久场地的标高.大型轮斗挖掘机、大型排土机,大型挖掘设备和带式输送机的组装和安装宜就地进行。施工用临时油库属于危险品储存库、其位置的设置必须经公安消防部门批准,必须满足消防要求.爆破器材工厂 库。的设置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标准,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的规定.其距离露天煤矿工业场地施工区,生活区.变电所及高压输电线路,铁路专用线 公路 村庄及城镇、企业等地面建筑设施的安全距离必须满足要求 供电线路,供水设施和污水处理站由于其设施服务的专业性和固定性、因此应利用永久性设施。在基建期的工程煤发生时、可能因煤质稍差。或缺少用户.或煤炭加工的地面生产系统没有形成等不能及时外运、所以为了保证基建剥离工程正常进行,应当规划出工程煤储煤场地.但这种场地要求标准不高 使用期限不长.可根据当时地形条件以及不影响其他工程施工的原则确定,临时储煤场的设置还要满足建设期间的工程煤量 堆放和销售时间等,6 3。3.按照施工用地使用完成或工程竣工后能否恢复土地的原用途、把工程施工用地划分临时用地与永久用地,以便于土地补偿费用的计算和界定建设征地工作的开展.施工临时用地优先规划利于永久用地.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作为工程建设征地调查的依据、按照用地性质绘制施工用地范围规划图是很有必要的、6 3,4,施工场地平整原则上要自身挖填平衡,一般不参与工程土石方平衡。利用剥离物回填施工场地时 要依据剥离物性质和剥离采装工艺合理确定剥离物料的松散系数,排弃最终松散系数和回填压实系数以及剥离与排弃和回填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损耗系数 在此基础上计算用于场地回填的剥离物利用量,其余剥离物运至排土场排弃、6、3,5、根据露天煤矿施工一般状况 本条文划分5个施工区,目的是统一分区名称.按分区统计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以便于类似工程的比较与借鉴。6。3 6。各个施工分区之间最为紧密联系的是其中的运输道路,因此对运输道路的规划提出规定,根据物料流向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反向运输和二次倒运,6。3.7。施工设施又称施工工厂设施 包括施工所用建筑材料和构件的制备,供水,电和压缩空气、施工通信、施工设备维修保养.确定施工设施和仓库的规模以及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时 除进行计算外还需利用类似工程施工经验。6.3、8,施工管理及生活设施建筑面积依据施工人数和人均占用面积计算。为保证建筑物使用面积,计算采用露天煤矿施工高峰年的平均人数,由于露天煤矿施工工程量大,施工专业多、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招标时一般按工程量和专业施工划分若干个施工标段。为便于施工管理 各个标段的施工队伍驻地往往集中成片建设 在施工驻地内按施工标段又划分多个居住单元、承包单位的生活设施以吃 住,洗和少量的服务及文化体育设施为主。本条文取施工高峰期年平均人数的人均建筑面积指标5m2。人、7m2 人.操作时可根据施工规模和地区施工条件等具体确定、6.3,9 以往的事例表明、由于露天煤矿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不尽相同、而造成工程建设管理.生活及公共设施的建筑面积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很难制定或参考统一的标准、6 3 10 临时施工设施防洪标准的选取、由于工程规模、工期和水文条件等差异较大.在工程设计时可根据各种设施的不同性质选取不同的标准 因此本条文制订5年,20年重现期 主要生活区。混凝土搅拌站、主要材料库房等重要的厂区的防洪应采用较高的标准,施工临时防洪工程能与露天煤矿永久防洪工程结合的,应尽量利用露天煤矿永久防洪工程设施,6 3,11、临时环保工程及设施包括,提前疏于的地下井水一级反应沉淀 机修车间等产生噪声较大的地点必要的隔音措施,噪声比较集中的工业区隔音林带,锅炉烟尘处理.扬尘点粉尘处理以及垃圾处理等,6.3。12.初步设计对工业场地,居住区及场外道路、排土场等均有绿化布置。露天矿建设期间应根据设计.结合施工进度计划。综合考虑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土方施工和综合管网,编制露天矿绿化计划,全面规划。可一次设计 分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