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 施工期间监测3.3.2,本条文中所述的构件与节点不仅包含原设计结构中的构件与节点。还包含施工过程的临时结构与支撑中的构件及节点.3,3,3,应变监测在常规情况下是指通过应变测试反算应力的情况。也是直观了解构件受力状态的最佳手段 是保证施工期间结构安全性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3,3,4,结构分析包含内力验算与变形分析、内力验算包含结构承载力验算和构件内力验算.与整个结构的服役期相比、施工过程相对较短.且使用人群数量相对较少.偶然荷载出现的概率更低。因此在承载力验算时未提及偶然荷载作用.变形验算时也未提及频遇组合及准永久组合,重力荷载包括结构自重、附加恒荷载、室内装修荷载.设备荷载,幕墙荷载,施工活荷载.模板及支撑,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或临时堆载等、等.除结构自重外.上述荷载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并结合施工进度具体确定,当无准确数据时。施工人员,模板及支撑以及临时少量堆载引起的楼面施工活荷载可按表1执行.表1,工作面上施工活荷载标准值 其中室内装修荷载主要指 找平层,建筑面层、粉刷层、隔墙等,工作面上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参考ASCE.37,02。美国结构施工荷载规范,经简化和调整。3。3,5.分区、是指依据结构的不同形式,采用不同的控制指标.分级 根据结构危险程度将结构统一划分为不同的保护等级.分阶段、是指将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主要的施工阶段.对于每个阶段、提出阶段控制指标、对分区 分级 分阶段的详细说明应根据结构特点。环境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施工期间监测预警值应根据施工过程结构分析结果设定,根据预警等级不同。可采用结构分析结果的50.70,和90,进行预警。但监测值应满足相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3.3。6.应按要求的监测频次实施监测。监测数据采集方式可为自动采集或人工测读,每个阶段指的是施工期间可根据施工工序进行划分,如悬臂钢结构施工工序可为拼装阶段 拆除支撑阶段及安装幕墙等增加荷载阶段 3,3.7、本条所描述的情况均属于施工违规操作 外部环境变化趋向恶劣。结构临近或超过预警标准,有可能导致或出现工程安全事故的征兆或现象 应引起各方的足够重视,因此 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次,监测频次宜由工程各相关方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3、3。8,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应按照本规范第4章所列方法执行,关键性数据是指影响结构工程质量以及安全的主要监测参数、异常数据是指个别数据偏离预期或大量统计数据结果的情况.如果把这些数据和正常监测数据放在一起进行统计分析、可能会影响监测结果的正确性。如果把这些数据简单地剔除 又可能忽略了重要的监测信息、所以需要判断异常数据、及时核查确认、是否是结构自身或监测系统本身及环境等因素引起 是否影响工程质量及安全。判断是否将其剔除 3,3、9。施工期间的巡视检查非常重要 不仅可以直观检验监测结果的真实性。还可以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问题与结构异常情况、3、3、10。在本条流程图中,施工期间监测系统不是一次建立的,应随着工程施工建立监测系统 当施工工序或方案有调整时.监测系统应及时进行相应调整,3、3.13,项目及施工阶段概况包括建设,设计及施工等单位.工程概况,监测目的和要求,项目完成的起始时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施工进度等.预警报告为监测期间监测预警时监测单位发出的监测预警记录,3.3、14 总监测报告是对整个监测阶段的总结。应对整个监测阶段的结构及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汇总 内容涵盖阶段性监测报告的全部主要内容,且有归纳和总结 3 3,16.归档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归档文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