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连接和节点设计7、1。一般规定7 1.1,采用钢筋混凝土楼盖时、梁,板 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无地震作用组合时,有地震作用组合时。式中,Vb,验算连接受剪承载力采用的剪力设计值 可取按相关规范调整后的梁端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u,连接的受剪承载力,可按本规范第7 2节计算 γRE,连接的受剪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按本规范第4。2、4条确定、7,1、2。采用钢筋混凝土楼盖时,梁、板。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本规范7,2节中的抗弯连接方式且符合相应构造要求时,可不验算连接的受弯承载力.2 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无地震作用组合时,有地震作用组合时。式中。Mb.验算连接受弯承载力采用的弯矩设计值.可取按相关规范调整后的梁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u,连接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γRE,连接的受弯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按本规范第4 2,4条确定。7 1 3、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和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分别不应小于相连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和受剪承载力设计值。采用高强度螺栓时。应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不得采用承压型高强螺栓.2、连接的受弯承载力应由梁翼缘与柱的连接提供,连接的受剪承载力应由梁腹板与柱的连接提供。3 地震设计状况时,尚应按下列公式验算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式中、Mu。连接的极限受弯承载力设计值。N。mm。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执行、Vu.连接的极限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执行,Mp.梁端截面的塑性受弯承载力 N.mm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执行,VGB、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9度时尚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作用下、应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N,ln。梁的净跨、mm ηj。连接系数,可按表7。1、3采用、表7,1 3,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刚接连接抗震设计的连接系数7,1,4 采用钢筋混凝土楼盖时,梁 板受力钢筋不应直接焊接于钢管壁上.7,1 5。在钢管内宜减少设置横向穿管.加劲板。环,和其他附件,减少对管内混凝土浇灌的不利影响 7.1。6、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分段接头位置宜在楼面标高以上1.2m、1.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