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供气设计、供气系统的负荷和气源3.6 1,供气系统的设计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1 气动仪表 电气阀门定位器 气动执行器.气路电磁阀.分析仪表用气、2.吹气法测量用气 3 正压防爆通风用气 4。仪表吹扫用气.5,仪表修理车间气动仪表调试检修用气、3.6.2。供气气源应采用洁净,干燥的空气,气源装置和气源质量3、6。3,气源装置可由空压机 过滤器、缓冲罐。除油器。干燥器和储气罐等组成,空压机宜选用无油润滑式,3。6.4、气源装置设计容量应满足本规范第3,6 1条的规定,气源装置的设计容量 应由自控设备总耗气量大小确定。自控设备总耗气量计算,可采用汇总法计算或估算法计算,3.6 5 气源装置送出压力可分为500kPa.800kPa和300kPa 500kPa、其中压力上限值应为气源装置正常操作条件下的送出压力.压力下限值应为气源装置送出的最低压力、3,6,6。供气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自控备用气源,备用气源可采用备用空压机组或第二气源、2,当使用备用空压机组供气时 应采用自动切换方式.3,6,7,储气罐的容积,应满足保持时间大于10min的要求.3,6.8。气源质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供气系统气源操作压力下的露点、应至少低于工作环境历史上年极端最低温度10.2、净化后的气源含尘粒径不应大于3μm,含尘量应小于0,1mg m3.油分含量应小于10mg。m3 监测仪表及阀门3、6,9,气源总管应设测量气源压力的变送器。其压力信号应传送到控制室作集中显示.低限压力报警或联锁,3 6。10.集中式供气时,在大型空气过滤器减压阀组的引入侧及引出侧应安装就地压力指示仪表。其引出侧可安装压力开关.3.6.11,气源装置储气罐上应设安全阀。带电接点输出信号的就地压力表或压力开关。3,6,12。储气罐前管道上应安装逆止阀、3 6、13.气源切断阀应采用球阀或截止阀.3,6,14。分散式供气时、气源阀应安装在空气过滤器减压阀的上游侧.并宜靠近仪表端.集中式供气时 气源切断阀应安装在空气过滤器减压阀的下游侧的支路上.管路敷设3,6,15,供气系统管路的敷设 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气管路宜架空敷设。2.供气管路在不同区域段的最低点应设排污阀、3 在供气总管或干管末端,应用盲板或丝堵封堵 但不得将管路末端焊死。4,从供气管路上取气时,其取源部位应设在水平管道的上方。从总管或干管上取气时。应在取源接管处安装气源切断阀、5 在供气总管,干管或气源分配器上 应留有10,20、的备用供气点、3.6.16,供气系统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供气系统的总管,干管 支管或气源分配器前的配管,宜选用镀锌钢管或不锈钢管,连接管件与管道材质应一致,2,空气过滤器减压阀下游侧配管,宜选用带PVC护套紫铜管或不锈钢管,3,供气系统采用镀锌钢管时,应采用螺纹连接管件。不得采用焊接连接 4.供气系统采用不锈钢管时 宜采用法兰连接或对焊式连接阀门,承插焊连接管件.3.6,17 管径规格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空气过滤器减压阀上游供气系统配管管径 最小宜为DN15、2,可根据供气点数.由工艺专业选择供气系统配管的管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