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钢制管道的焊接一般项目8 2,1、焊件组对的坡口形式和对口间隙应符合焊接工艺文件的要求,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尺量检查,表8。2,1.钢焊件焊缝坡口形式和尺寸8.2、2,管道焊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成型管件外.管道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道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且不得小于管道外径、2.直管段上两个对接焊口间的距离 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当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道外径.3.管道对接焊缝与支、吊 托架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50mm,4,不宜在焊缝及边缘上开孔.当必须在焊缝上开孔或开孔补强时.应对开孔直径1。5倍或开孔补强板直径范围内的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确认焊缝合格后、方可进行开孔.补强板覆盖的焊缝应磨平,5 管接头和仪表插座不宜设置在焊缝或焊接热影响区内,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 尺量检查,8。2,3、焊件采用氧.乙炔火焰、等离子等热加工方法,切口部分应留有3mm、8mm的加工余量、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尺量检查,8、2。4 钢制管道的坡口及边缘内、外两侧表面10mm,20mm范围内的油.锈。漆、垢 毛刺和镀锌层应清除打磨干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目视和尺量检查.8 2,5、焊件不得强行组对,管道或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平齐,当有错口时 错边值不得超过较薄管壁厚度的10 且不应大于2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目视和尺量检查 8 2.6.管道及管道组成件的焊后热处理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应按表8、2,6的规定进行,表8。2,6,管道热处理要求8.2。7 焊后热处理应在焊接后及时进行。对于易产生焊接延迟裂纹的焊接接头,若焊后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则在焊接后冷却或加热到300。350。时、保温4h。6h缓冷,加热范围和焊后热处理相同.8 2.8。焊后热处理宜采用履带或陶瓷加热器进行,温度检测根据不同要求.宜采用色笔和热电偶、保温材料宜采用硅酸铝针刺保温毯 保温宽度从焊缝边缘算起每侧不应小于管子壁厚的5倍.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尺量检查,仪器检查,8。2 9、焊后热处理的加热范围、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且补得小于60mm.8、2、10,焊后热处理的加热速率 恒温时间及冷却速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升温至3,后 加热速率不应超过V1值,且不得大于210.h。加热速率应按下式汁算.式中、V1 加热速率.T,壁厚。2.恒温时间 碳素钢每毫米壁厚为2,0min,2、5min。且不应小于25。0min.合金钢每毫米壁厚为3,0min。且不应小于30。0min.3.恒温后.冷却速率不得超过V2值。且不应大于270 h.300 以下自然冷却。冷却速率应按下式计算,式中,V2.冷却速率 T。壁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检查热处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