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 1、2。动态设计法是本规范边坡支护设计的基本原则,采用动态设计时,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 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实际地质状况和监测信息对原设计作校核。修改和补充 当地质勘察参数难以准确确定。设计理论和方法带有经验性和类比性时.根据施工中反馈的信息和监控资料完善设计。是一种客观求实.准确安全的设计方法、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避免勘察结论失误 山区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受多种因素制约 地质勘察资料准确性的保证率较低,勘察主要结论失误造成边坡工程失败的现象不乏其例、因此规定地质情况复杂的一级边坡在施工开挖中补充施工勘察工作,收集地质资料.查对核实原地质勘察结论、这样可有效避免勘察结论失误而造成工程事故,在有专门审查制度的地区、场地和边坡勘察报告应含有审查合格书。2,设计者掌握施工开挖反映的真实地质特征.边坡变形量.应力测定值等.对原设计作校核和补充、完善设计.确保工程安全,设计合理,3,边坡变形和应力监测资料是加快施工速度或排危应急抢险 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依据、4,有利于积累工程经验,总结和发展边坡工程支护技术 设计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 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 根据实际地质状况和监测信息对原设计作校核 修改和补充,3 1。3 边坡的使用年限指边坡工程的支护结构能发挥正常支护功能的年限.边坡工程设计年限临时边坡为2年,永久边坡按50年设计 当受边坡支护结构保护的建筑物.坡顶塌滑区.坡下塌方区,为临时或永久性时、支护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不低于上述值、因此.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3。1。4、综合考虑场地地质条件,边坡变形控制的难易程度.边坡重要性及安全等级 施工可行性及经济性,选择合理的支护设计方案是设计成功的关键.为便于确定设计方案,本条介绍了工程中常用的边坡支护形式 其中、锚拉式桩板式挡墙、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 排桩式锚杆挡墙属于有利于对边坡变形进行控制的支护形式。其余支护形式均不利于边坡变形控制,3、1.5 建筑边坡场地有无不良地质现象是建筑物及建筑边坡选址首先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显然在滑坡。危岩及泥石流规模大。破坏后果严重、难以处理的地段规划建筑场地是难以满足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的,何况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规模大、难以处理的 破坏后果很严重的滑坡 危岩,泥石流及断层破碎带地区不应修建建筑边坡.3。1。6 稳定性较差的高大边坡,采用后仰放坡或分阶放坡方案.有利于减小侧压力,提高施工期的安全和降低施工难度.分阶放坡时水平台阶应有足够宽度 否则应考虑上阶边坡对下阶边坡的荷载影响。3 1 7,当边坡坡体内及支护结构基础下洞室 人防洞室或天然溶洞,密集时、可能造成边坡工程施工期塌方或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已有不少工程教训,设计时应引起充分重视,3,1。11。在边坡工程的使用期、当边坡出现明显变形。发生安全事故及使用条件改变时、例如开挖坡脚、坡顶超载.需加高坡体高度时.都必须进行鉴定和加固设计、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 50843的规定执行.3,1、12、本条所指.稳定性极差 较差、的边坡工程是指按本规范有关规定处理后安全度控制都非常困难.困难的边坡,本条所指的。新结构、新技术.是指尚未被规范和有关文件认可的新结构,新技术,对工程中出现超过规范应用范围的重大技术难题 新结构、新技术的合理推广应用以及严重事故的正确处理.采用专门技术论证的方式可达到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安全经济的良好效果、重庆.广州和上海等地区在主管部门领导下、采用专家技术论证方式在解决重大边坡工程技术难题和减少工程事故方面已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本规范推荐专门论证做法,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