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工程滑坡防治17、2。1、工程滑坡治理应考虑滑坡类型成因。滑坡形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滑坡稳定性。工程重要性、坡上建 构,筑物和施工影响等因素 分析滑坡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发展趋势及危害性,并应采取下列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1、排水、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暴雨.洪水和防治方案等条件、采取有效的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措施.可采用在滑坡后缘外设置环形截水沟 滑坡体上设分级排水沟,裂隙封填以及坡面封闭等措施,排放地表水。防止暴雨和洪水对滑体和滑面的浸蚀软化,需要时可采用设置地下横.纵向排水盲沟 廊道和仰斜式孔等措施、疏排滑体及滑带水 2 支挡 滑坡整治时应根据滑坡稳定性.滑坡推力和岩土性状等因素、按本规范表3,1 4选用支挡结构类型。3,减载。刷方减载应在滑坡的主滑段实施、4.反压,反压填方应设置在滑坡前缘抗滑段区域 可采用土石回填或加筋土反压以提高滑坡的稳定性,同时应加强反压区地下水引排.5.对滑带注浆条件和注浆效果较好的滑坡,可采用注浆法改善滑坡带的力学特性 注浆法宜与其他抗滑措施联合使用,严禁因注浆堵塞地下水排泄通道,6。植被绿化,并应符合本规范第15章的相关规定.17,2。2、滑坡治理设计及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滑坡计算应考虑滑坡自重,滑坡体上建,构,筑物等的附加荷载。地下水及洪水的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以及地震作用等的影响,取荷载效应的最不利组合值作为滑坡的设计控制值,2。滑坡稳定系数应与滑坡所处的滑动特征 发育阶段相适应,并应符合本规范第17,1.5条的规定、3,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剖面不宜少于3条。其中应有一条是主轴、主滑方向、剖面。剖面间距不宜大于30m,4,当滑体具有多层滑面时.应分别计算各滑动面的滑坡推力,取滑坡推力作用效应.对支护结构产生的弯矩或剪力.最大值作为设计值、5、滑坡滑面,带、的强度指标应考虑岩土性质,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含水条件等因素,根据试验值.反算值和地区经验值等综合分析确定,6,作用在抗滑支挡结构上的滑坡推力分布、可根据滑体性质和高度等因素确定为三角形.矩形或梯形,7、滑坡支挡设置应保证滑体不从支挡结构顶部越过,桩间挤出和产生新的深层滑动。17,2 3。工程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剩余下滑力计算应按本规范第5章有关规定执行.工程滑坡稳定安全系数应按本规范表5.3 2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