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申请和审核第十二条、政府投资建设.社会机构享受政府支持政策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工作由建设.住房保障.部门统一组织。企业自建的公共租赁住房、按照有关规定自行组织配租,并将配租情况报企业驻地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建设.住房保障 部门备案。第十三条.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家庭人均年收入符合政府规定的收入标准,二,无私有住房或人均私有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 家庭成员名下的私有住房面积合并计算,三、家庭成员均具有市.县市城市规划区内常住户口且实际居住一年以上。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符合上述规定35周岁以上的单身人员也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政府根据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住水平和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确定。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市区家庭收入标准为低于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十四条.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提报下列材料、一,家庭成员身份证件 户口簿和婚姻状况证明。二,上年度收入证明,申请人家庭成员有工作单位的、收入证明由所在单位出具 无工作单位的。由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出具,三,住房情况证明.有私有住房的家庭提供房屋所有权证或商品房买卖合同,无私有住房的家庭 家庭成员有工作单位的由工作单位出具无房证明、没有工作单位的由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出具证明,四 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第十五条 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一、申请家庭户主向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 未设立居委会的 直接向街道办事处 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材料齐全的填写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批表。二。社区居委会对申请家庭的收入、住房 人口等情况在15日内进行初步审查.对经初审符合条件的家庭予以公示.公示期限5日、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社区居委会签署意见后报送街道办事处 公示期内有异议的。可以向街办申诉,三、街道办事处10日内对申请家庭情况进行审核、签署意见后将申请材料报送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建设。住房保障.部门,四 建设,住房保障,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转同级民政部门,五、民政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反馈同级建设。住房保障、部门.六,经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县市区 市属开发区建设、住房保障,部门予以公示 公示期限为15日、对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 作为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对象予以登记、经审核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县市区 市属开发区建设.住房保障、部门书面告知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新就业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具有城市规划区内常驻户口且居住一年以上、二。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三.本人在现工作所在地无自有住房且未享受住房保障政策,奎文区,潍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视为同一区域、第十七条。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在现工作单位工作一年以上、二 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三 本人在现工作所在地无自有住房且未享受住房保障政策,奎文区 潍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视为同一区域 第十八条.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提供下列材料,一,本人身份证。户口簿.户籍证明 学历证明、劳动 聘用。合同.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提供原件核查.二。申请单位出具的担保书、三。申请单位营业执照等复印件。提供原件核查、四、外来务工人员收入证明。在本市行政区内工作年限证明,以劳动合同为准.五。其他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第十九条,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一,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所在单位统一向所在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建设。住房保障、部门提出申请,二。建设、住房保障。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15个工作日内.就申请人员的住房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审核意见,将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转同级人社部门、三 人社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反馈建设部门 四。经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县市区 市属开发区建设,住房保障。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对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 作为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对象予以登记.经审核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建设,住房保障、部门书面告知申请人 说明理由,第二十条、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 建设.住房保障 部门根据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坐落 房源数量以及申请对象的收入和住房困难程度,登记顺序等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排序 公开摇号等方式 确定获得本批次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资格的对象和轮侯顺序。并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5日,公示期满,对公示无异议或异议经核实不成立的入围对象.发放租房证明、标注顺序号 申请对象按照租房顺序号选定住房后、与建设.住房保障。部门和产权单位签订。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 办理入住手续、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其所在单位也应参与合同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