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五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罚款 一,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特区技术规范 生产者未制定企业产品标准的、二,生产者未将其企业产品标准依法自我声明公开的,前款所列情形。法律 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未经考核合格或者批准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为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的。由主管部门公告其检验数据无效.并没收违法收取的检验费用,检验费用不足一万元的,处三万元罚款、检验费用一万元以上的.处检验费三倍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第三项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并对单位处五万元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撤销认证人员执业资格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项规定的 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 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撤销认证人员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并对单位处二万元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千元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批准文件 并予以公布、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生产者、销售者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三倍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的 由主管部门责令产品生产者 销售者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罚款.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项的,并处货值金额三倍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的,依照、印刷业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违反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三千元罚款。第六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 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千元罚款 第六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未按照国家规定召回产品的,由主管部门责令生产者.销售者改正、对生产者处货值金额三倍罚款 对销售者处一万元罚款 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罚、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一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货值金额三倍罚款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由主管部门处五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 宾馆 饭店、娱乐、美容 维修等服务业的经营者在从事经营活动时.使用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的,依照本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处罚,未建立进货查验制度和产品进货台账制度的 依照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处罚,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 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三千元罚款.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依照、深圳经济特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六十六条,生产者、销售者拒绝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 由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一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擅自启封.隐匿,转移.销毁、变卖,损毁被查封产品的,处被启封,隐匿、转移,销毁,变卖、损毁物品货值金额三倍罚款.有违法所得的 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的 应当立即退还,并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生产者 销售者逾期不申请复查或者经复查仍不合格的.由主管部门责令企业在三十日内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罚款。整顿期满后经再次复查仍不合格的 依法吊销相关证照。并通报有关部门,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生产者未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发出的责令召回通知或者公告召回有关产品的 由主管部门处召回产品货值金额五倍罚款、不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缺陷整改 销毁或者无害化技术处理的 责令改正,并处三万元罚款。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第七十条 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第七十一条.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向社会推荐产品或者以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的.由其上级机关责令改正 消除影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并按照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行政责任,第七十二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包庇,放纵产品生产 销售中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二。向从事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当事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查处的 三,阻挠、干预主管部门依法对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的.第七十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徇私舞弊的、按照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