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业管理区域及设施第十条、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红线图范围,结合物业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按照下列规定划定物业管理区域。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红线图范围划定为一个物业服务区域 但红线图范围内的城镇公共道路,城镇公共绿地。城镇河道等不得划入物业管理区域,二、分期开发或者两个以上建设单位开发建设的物业,其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共用的,应当划定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 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能够分割、独立使用的、或者被道路,河道等分割为两个以上自然区域且能够明确共用设施设备管理.维护责任的 可以划定为不同的物业管理区域.三。已经投入使用的毗邻物业,规模较小的.经各自的业主大会同意后。可以划定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旧城区,城中村等没有实施物业管理的建成居住区需要实施物业管理的,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征求相关业主意见后 确定物业管理区域,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定.应当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向区、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需要调整物业管理区域的,由区,县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结合前款规定调整 对物业管理区域划定有争议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征求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相关业主 居。村。民委员会以及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意见后确定.并将确定的物业管理区域向全体业主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十五个工作日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提供符合功能要求的物业服务用房,包括物业服务人办公用房和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物业服务用房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配置,一、物业服务用房总建筑面积按照不少于物业管理区域总建筑面积千分之二的比例。且最低不得少于八十平方米配置 分期开发建设的住宅物业,应当在先期开发的区域按照不少于先期开发建筑面积千分之二的比例配置。二,地面以上的独立成套装修房屋。具备通水。通电,采光。通风等基本设施和办公条件.三、没有配置电梯的物业,物业服务用房所在的楼层不得高于三层,四,物业服务人办公用房和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从物业服务用房中安排.其中。物业服务人办公用房不得少于六十平方米。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不得少于二十平方米,物业服务用房属于全体业主共有 分别交由物业服务人和业主委员会无偿使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用途、不得分割,转让 抵押.第十二条,新建住宅物业内供水,供电。供气等专业经营设施设备计量装置应当实行专有部分一户一终端结算表、共有部分独立计量表.安全防范.消防,环卫,邮政.通信等设施设备的配置应当符合物业使用的基本条件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电视等专业经营单位应当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管理 维修。养护和更新的责任。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对老旧住宅小区进行改造的 专业经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业主。物业服务人应当为改造工作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