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10.1,生产经营单位应落实尾矿库应急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责任制和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及时发放到尾矿库各部门,岗位和应急救援队伍.10、2.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尾矿坝溃坝 坝坡深层滑动,洪水漫顶、水位超警戒线.排洪设施损毁 排洪系统堵塞.发生暴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灾害.10。3、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应包括.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尾矿库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与应急通信保障 抢险救援的人员,资金,物资准备、应急救援预案管理。10,4,生产经营单位每年汛前应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并长期保存演练方案、记录和总结评估报告等资料,10。5,生产经营单位应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救援预案评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修订预案,制定预案所依据的法律 法规。规章、标准发生重大变化 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尾矿库生产运行面临的潜在风险发生重大变化、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在预案演练或者应急救援中发现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其他应修订的情形,10,6、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应急值班制度.配备应急值班人员。汛期实施24h值班值守。10、7。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应急救援队伍 应急救援人员应培训合格并定期组织训练.10,8、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置尾矿库应急物资库.储备满足预案要求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保及更新补充、应急物资库的建设地点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应建在尾矿坝附近且基础稳定的区域 应与应急道路直接相通 不应直接建在尾矿坝上或尾矿库下游.10、9。尾矿库发生险情或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科学组织抢险救援 并按有关规定报告事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