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电气10.1、消防电气10、1、1。本条规定了建筑高度大于150m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负荷等级和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基本要求,特级负荷是指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 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中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其供电电源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的规定 10 1.2、本条根据建筑火灾的扑救难度,建筑的功能及其重要性,建筑发生火灾后可能的危害与损失 消防设施的用电情况、规定了建筑的消防用电设备应按照不低于一级负荷供电的基本范围、以保证这些建筑消防用电的可靠性,本规范中的,消防用电负荷 包括消防控制室和消防水泵房的应急照明。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需使用电源的自动灭火系统或装置。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以及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 阀门等设施,设备.10。1 3 本条规定了建筑的消防用电设备应按照不低于二级负荷供电的基本范围 以保证这些建筑消防用电的可靠性。10。1.4,本条规定了各类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备用电源的最小连续供电时间.是确定相关备用电源容量的主要依据。为保证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用电安全可靠.要尽可能采用集中供电方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需要备用电源在主电源断电后能立即自动投入,并保持所需持续供电时间.本规范中的,消防应急照明、包括火灾时的疏散照明和备用照明 10,1。5、本条规定了消防供电线路和消防电源的基本性能要求,以保证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的可靠性,为保证建筑中的消防用电设备在火灾时正常发挥作用 不仅要保证消防电源的容量满足要求,而且要保证电源及其供配电线路的可靠性.使消防供电回路与非消防供电回路各自独立 备用电源的供电时间要按照建筑内各消防用电设备设计持续运行时间最长者确定.且不应小于建筑的设计火灾延续时间或对应消防用电设施所需持续供电时间.当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对建筑的设计火灾延续时间另有较本条规定的时间长者.还应符合其他标准的相关规定,本条规定的 供电回路。是指从建筑的低压总配电室或分配电室至建筑内相应消防用电设备或消防设备室。如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机房等 最末级配电箱的配电线路,10,1、6。本条规定了建筑中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的基本要求,以避免配电干线故障影响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可靠性.本条规定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对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为上述消防电梯和消防设备室处的最末级配电箱。对于其他消防用电设备,为这些用电设备所在防火分区的配电箱、10。1,7,本条规定了消防配电线路的关键防火性能要求、消防配电线路的选型是否合理,线缆的耐火和防火性能高低 线路敷设是否安全 直接关系到消防用电设备在火灾时能否正常运行.消防配电线路应根据建筑中不同位置的环境条件和可能的火灾环境 选择相应燃烧性能或阻燃性能和耐火性能的电线电缆.并根据不同敷设方式采取符合防火要求的保护措施、以保证供配电线路在设计的火灾延续时间等供电时间内能够持续供电。具体设计,敷设方法和防护措施等可以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确定 10 1。8.本条规定了建筑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基本范围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的性能要求,以有利于人员安全。有序疏散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性能要求和具体设置要求 可以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确定,10,1、9。本条规定了建筑中应设置疏散照明的主要部位和场所,使这些建筑内的人员在火灾时具有较好的疏散照明条件。便于快速疏散 本条规定的这些部位是建筑内人员在疏散时必须经过的主要路径和节点。这些场所是建筑内同一时间可能聚集的人数较多,人员疏散时易出现混乱和拥堵等情况的区域.疏散照明的具体设置要求,可以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确定 10、1。10。本条规定了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基本照度要求.建筑内疏散照明的照度值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人员的疏散速度,缩短疏散时间,并有利于提高人员疏散的安全性、不同建筑或建筑内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应结合实际疏散环境,空间条件和使用人员的特性等 尽量在本条规定值的基础上提高疏散照明的照度值 10,1,11,本条规定了建筑内应设置消防备用照明的场所及其基本照度要求.以满足在建筑发生火灾后仍需坚持工作的场所的操作要求、这些场所主要为在扑救建筑火灾的过程中需要人员坚守和进入并进行相应控制 操作等活动的房间、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等。这些房间正常照明的照度值要求、可以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确定 10 1.12.本条规定了设置在各类潮湿环境内的消防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要求 以避免潮气或水侵人电器造成损坏、影响消防电气设备和相关消防设施运行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