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道路运输一般规定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编制道路运输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应当包括总体规划和道路运输站、场,建设布局等专项规划,第六条。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 货物运输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道路运输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和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的,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依法取得经营许可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作出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遵循公共利益优先,有效配置资源.安全便民.有序竞争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第七条。从事货运代理.货运配载.仓储理货。汽车租赁、搬运装卸等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经营者 应当在取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营业执照后15日内到所在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八条。从事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的驾驶员应当经所在地的州 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考试合格后、取得从业资格证、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经所在地的州.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考试合格 取得从业资格证,从事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的驾驶员和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员 装卸管理人员 押运人员应当接受定期继续教育.第九条.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教练员证、教练车证,班线客运经营许可证明,班车客运标志牌,旅游客运标识由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印制、从事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的驾驶员和教练车教练员应当随车携带道路运输有关证件以及其他相关牌证。禁止转让 出租.伪造,涂改道路运输证件或者标志 标识 第十条、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外省籍车辆的管理和服务,外省籍车辆进入本省驻点货物运输超过1个月的。车辆驾驶人员应当到当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从事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的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制定交通事故 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经营者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州、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发生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事件 道路运输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统一调度.指挥.执行应急运输任务发生经济支出的,由安排应急运输任务的人民政府给予补偿.第十二条,营运客货车辆.教练车、租赁车应当定期进行二级维护和检测 营运客货车辆 教练车,租赁车应当由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每年进行1次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其中 营运线路里程在200千米以上的班车客运.旅游客运车辆每年进行2次车辆技术等级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据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出具的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结果或者检测报告、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营运客货车辆的技术状况是否符合经营许可条件和教练车、租赁车的技术状况是否可以从事相应的教学,租赁活动。州。市,和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对营运车辆 教练车进行年度审验。客.货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营运车辆技术档案。第十三条,9座以上的营运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安装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并纳入卫星定位监控系统、经营者应当建立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的使用和管理制度,落实监管主体的责任,经营者和驾驶人员应当保证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从事货运代理的经营者 应当委托具有合法资质的运输经营者承运货物.从事汽车租赁业务的经营者应当与承租人签订汽车租赁合同.提供技术状况为三级以上。装备齐全的车辆.租赁车辆的维护,检测和技术管理应当遵守有关营运车辆的规定,租赁车辆不得擅自用于从事经营性客货运输 从事搬运装卸的经营者应当具备与其经营范围相适应的设施。确保货物完整无损。并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第十五条,对道路客货运输企业实行等级评定制度 对从事道路客货运输,机动车驾驶员培训、道路运输站 场.机动车维修和综合性能检测的经营者实行质量信誉考核制度,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将从事道路运输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