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信访事项提出,第二十五条。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通过网络信访平台或者采用电子邮件,书信,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 联系方式和请求 事实.理由,并如实提供本人持有的与投诉请求有关的证据材料和其他证据线索、国家机关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的投诉请求,应当如实记录信访人的姓名 名称。住址,联系方式和请求。事实、理由,第二十六条,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公布的接待时间 根据信访事项性质和管辖层级,到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国家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对以走访形式跨越本级和上一级国家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上级国家机关不予受理、并引导信访人向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提出。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预约.按照预约的时间和地点走访 第二十七条.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五人,没有推选代表的 国家机关可以不予接谈。信访人代表应当如实向其他信访人转达国家机关的处理或者答复意见.第二十八条,信访人可以书面委托一至两名代理人代为提出信访事项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代理人,一、信访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二,信访人所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工作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三。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由其监护人或者监护人委托的代理人代为提出信访事项 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病人的信访事项应当采用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形式提出或者委托代理人提出。代理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信访事项时。应当出示授权委托书。以及近亲属关系证明。有关单位出具的推荐书或者介绍信,函。并在授权范围内依法依规行使代理权 第二十九条,机关办公场所及其周边。信访接待场所信访秩序的维护、由其所在地公安机关具体负责 对来访时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扰乱信访秩序的精神障碍患者,以及被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信访工作机构应当通知其监护人或者其他亲属将其接回 必要时由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政府.所在单位将其接回 无法接回的,应当通知民政部门或者相关救助。福利机构予以救助.对来访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信访工作机构应当通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