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促进与发展 第七条、省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根据旅游发展规划 编制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的专项规划,市。县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符合全省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旅游规划和开展旅游项目建设,应当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第八条、省.市,县人民政府统筹组织本地的旅游形象推广,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利用展会和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科技交流.民族节庆 文化展演等活动.开展本地旅游品牌,重点旅游线路以及大型旅游活动的推广、鼓励广播 电视、报刊、网站等公共媒体开设旅游栏目,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第九条.省,市 县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省路网规划,统筹安排通往旅游景区的交通项目,统筹规划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和中转站。旅游客运专线、自驾车营地等配套基础设施,属于国家AAA级以上景区和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 森林公园 湿地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的,其连接交通主干线的旅游道路应当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第十条,宾馆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 用电.用气。用热收费标准,第十一条,省、市 县人民政府应当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符合旅游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模式.加大对旅游业的信贷支持。第十二条.鼓励企业组建旅游产业集团和实行股份制改革,支持企业和个人参与本省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工艺品等,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和特色餐饮、第十三条。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组织引导区域内的旅游企业.提供下列旅游公共服务 一.在公共交通枢纽。商业街区,大型文化场所.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置旅游咨询服务设施、二、在通往主要景区的交通路口、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旅游指示标识,三。在旅游景区,设立导览,交通引导和安全警示等标识.四。在宾馆、饭店和大型旅游活动中.提供旅游品牌宣传手册和旅游交通指示图、五、建立旅游信息库和网络服务平台。整合资源 向旅游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旅游信息和查询等服务,第十四条,省 市 县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旅游院校和旅游专业建设 扶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鼓励校企联合办学、培养实用型旅游专业人才、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第十五条。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与有关部门互相配合、组织实施旅游服务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 由旅游主管部门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制定旅游服务地方标准.第十六条.鼓励旅游者利用带薪年休假假期 错峰出行旅游。第十七条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务活动,可以委托旅行社等具有资质的旅游服务企业承办交通.食宿、会务,接待等服务事项。具体实施办法由省旅游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共同制定 报省人民政府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