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附则 第六十二条,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工资,是指用人单位基于劳动关系,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的全部劳动报酬。一般包括 各种形式的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技能工资等.奖金、津贴,补贴 延长工作时间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属于劳动报酬性的工资收入等 但不包括用人单位按照规定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安全生产监察行政部门规定的劳动保护费用、按照规定标准支付的独生子女补贴,计划生育奖、丧葬费,抚恤金等国家规定的福利费用和属于非劳动报酬性的收入,二 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劳动报酬,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不包括下列各项,1,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3。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三.最低工资,是指按照前项规定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四,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法定理由逾期未支付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应得工资的行为。五、克扣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法定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的行为。六、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第六十三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数额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劳动争议处理规定处理。第六十四条、本条例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