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焊缝补强施工.主控项目16、3、1.在下列情况下、焊接补强施工、应先进行焊接工艺试验.1。原构件钢材的品种和钢号系加固施工单位首次使用,2.补强用的焊接材料型号需要改变.3 焊接方法需要改变,或因焊接设备的改变而需要改变焊接参数、4.焊接工艺需要改变,5,需要预热.后热或焊后需作热处理,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的要求确定,检验方法.检查焊接工艺试验报告、16,3 2、负荷状态下的焊接施工、应先对结构.构件最薄弱部位进行补强。并应采取下列措施。1.对立即能起到补强作用。且对原结构影响较小的部位应先施焊,2。当需加大焊缝厚度时.应从原焊缝受力较小的部位开始施焊 且每次敷焊的焊缝厚度不宜大于2mm,3 根据原构件钢材的品种,选用相应的低氢型焊条 且焊条直径不宜大于4mm。4、焊接电流不宜大于200A,5。当需多道施焊时。层间温度差应低于100、6、应采取有效的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按施工技术方案核查操作过程.并检查施工记录,16、3。3 当用双角钢与节点板角焊缝连接加固焊接时,图16。3、3,应先从一角钢一端的肢尖,1,开始,沿箭头方向施焊.继而施焊同一角钢另一端 2.的肢尖焊缝.再按图中顺序施焊角钢的肢背焊缝,3.和、4.以及另一角钢的焊缝.5 6。7.和、8。图16,3。3,焊接顺序示意图,一般项目16 3.4。负荷状态下焊缝补强的焊接施工。应指派有经验的焊接专业工程师在场指导 并应在施工记录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