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巷道净断面4、1。一般规定4.1,1,本条第1款.第3款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条是巷道净断面设计的总要求和对巷道最小净高与净宽的强制性要求,要满足巷道净断面设计的总要求,在进行巷道净断面设计时应根据巷道的用途和本条的要求。对运输设备或其运行空间。人行道.安全间隙或检修空间,管线等进行统筹考虑,合理布置、在巷道围岩的变形稳定之前.巷道的净断面会随巷道围岩与支护的变形而缩小,为了保证巷道净断面在巷道的服务期内始终满足要求.本条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的相关要求规定。巷道净断面的设计必须按支护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设计.净高小于1。8m。2 0m。净宽小于2m的巷道.施工设施。设备。通风设施。装载和运输设备等,布置困难、难以保证巷道在施工期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要求的人行道和安全间隙 因此 本条第2款。第4款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对巷道最小净高与净宽提出了要求。4,1.2、采煤工作面开切眼属临时性巷道 在工作面设备安装完毕后即成为工作面开采的起始位置.原规范要求采煤工作面开切眼的高度应与工作面采高相同 这一要求不尽合理.比如,国内目前大采高工作面最大采高已达7。0m.开切眼的高度没必要和工作面采高相同、满足安装要求即可,而为了安装方便,薄煤层工作面开切眼的高度可能要高于工作面采高,因此,本次修订对本条进行了修改,4、1 3.4,1,5 从运输 通风等方面提出了确定巷道净断面的基本依据 原规范中第4。1 3条为。运输巷道的净断面,应按巷道内运行的运输设备及需要运送的最大件的尺寸设计、并应按偶尔运送的最大件尺寸和通风能力校核.原规范引入了 设计 和 校核、的概念。明确规定偶尔运送的最大件尺寸只作为运输巷道净断面校核的依据、本次修订认为偶尔运送的最大件不好确定、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此.本次修订不再要求按偶尔运送的最大件尺寸进行校核,第4、1。4条中的其他巷道是指除运输巷和进 回风巷之外的巷道.包括机电设备硐室的专用检修巷道与通道,联络巷道 专用瓦斯抽采.放,巷道 专用排水巷道 专用行人通道等。4。1,6,无轨运输巷道若按双车道设计 断面很大。增加支护的难度并大幅度增加工程费用.现行国家标准、有色金属井巷工程设计规范、GB.50915.2013,明确规定无轨运输斜巷按单车道设计.应设置设人行道或躲避硐室、煤矿的无轨运输巷道只承担辅助运输任务.运输工作量和车流量一般小于金属矿 根据神东等矿区的实践经验。按单车道设计是合理可行的,必要时隔一定距离设会让站或会让硐室完全可以满足矿井运输的需要,4。1。7。多年的实践证明。巷道的净宽和净高以100mm为模数进级.可以减少断面的变化。方便设计与施工,三心拱与圆弧拱形巷道,其拱高一般为巷道净宽的1。3.有时不符合以100mm为模数进级的原则。则其壁高应以100mm为模数进级,4 1,8 一个矿井内巷道断面的形式与尺寸规格过多,会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施工进度和工效 因此 在满足巷道不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宜减少矿井内巷道断面的形式与净断面的尺寸规格,4,2,人行道4、2,1,煤矿井下巷道空间狭小.照明条件差.并有各种固定或移动的设施。设备和物件 为了确保巷道中行人的安全.必须设置无障碍.方便行人的专用人行道,人行道上不得有妨碍人员行走的任何设施和物件。有两层意思、一是人行道应该连续、而不应被妨碍人员行走的设施和物件所中断 除交岔点外 人行道也不应穿越轨道,二是不应有任何妨碍人员行走的设施和物件进入本规范第4、2、2条,第4,2。3条所规定的人行道的空间范围,因此。人行道的空间范围应按支护结构、运输设备、管线及其他设施的最突出部分计算、本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4 2,2.井下人员穿胶鞋并戴安全帽的身高一般在1,8m以下。人行道的净高小于1,8m时.人员无法直立行走。既不方便,也使行人不得不特别注意防止头部受到碰撞、影响其发现和规避其他危险的能力.因此、规定人行道的净高不得小于1。8m,必须说明的是.本条规定是对巷道中人行道净高的最低要求。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的身高也在增长、但考虑到种种原因,对巷道中人行道净高要求数十年来没有修改,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条件允许时可适当增加人行道的净高,本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4 2.3 本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人行道的限界按矩形断面设计时是最简单的.但对于拱形、圆形、马蹄形与梯形断面巷道 当人行道一侧为巷道侧帮时,人行道的限界按矩形断面设计可能导致巷道断面不必要的增大.由于人的身体最宽的部位是肩部。肩部的高度一般在1.6m以下。肩部以上的头,颈部宽度比肩部要小.对拱形与梯形断面巷道,当人的肩部及以下范围内人行道宽度满足本条要求时.肩部以上人行道的宽度虽然略小一些,但可以满足人员直立正面行走的要求 因此。本条只对净高1,6m范围内人行道的宽度做出规定,本条对净高1。6m范围以上的人行道的宽度虽未作出具体规定、但根据本规范第4 2。1条,人行道不得有妨碍人员行走的任何设施和物件.的规定 在净高1,6m范围以上的人行道.除拱形。圆形,马蹄形与梯形断面巷道可能因巷道侧帮形状的原因略小于净高1,6m范围内人行道的宽度外.不会有妨碍人员行走的任何设施和物件。不会影响行人的安全,对人行道的宽度的具体规定说明如下.1.人行道的宽度的具体规定主要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 2016版 确定。2,井下无轨运输车辆的行驶情况和汽车在公路隧道中的行驶情况大致相同,但行驶速度远低于汽车在公路隧道中的行驶速度.通视条件也不如公路隧道。由于没有轨道的约束。无轨运输车辆不可能严格地在设计的行车道内行驶.偏离设计的行车道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巷道的侧帮还会给驾驶员带来恐怕与之冲撞的心理影响。公路部门称之为,侧墙效应。行人也会因空间狭窄而有害怕被撞的心理压力 因此.无轨运输巷道内人行道与安全间隙原则上应大于轨道运输巷道.由于车辆偏离行车道的幅度和、侧墙效应.的强度都与行车速度成正相关 无轨运输巷道的人行道宽度与安全间隙的大小也应与行车速度成正相关,现行国家标准、有色金属井巷工程设计规范,GB 50915 2013规定 无轨运输巷道的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1,2m。安全间隙不得小于0,6m 煤矿井下行驶的无轨胶轮车主要为辅助运输。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井下运行车辆总的吨位和外形尺寸远小于金属矿山,支架搬运车除外、同时因防爆要求,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发动机工作效率远低于金属矿山。导致设计斜巷坡度小于金属矿山,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允许最高行驶速度也低于金属矿山 根据神东矿区20多年的使用经验、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规定无轨运输巷道的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1 0m、较原规范降低0,2m 运输设备与侧帮和运输设备与顶部的支护或管线之间的安全间隙不应小于0 6m.本次修订以,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规定为准,3.单轨吊和架空乘人器的运行速度较轨道运输低,但运行时有横向摆动.单轨吊和架空乘人器巷道人行道的宽度定为1,0m,是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制定的、4,2,4,巷道断面的高度是按垂直于巷道底板的法线方向计算的。人员行走时身体沿铅垂方向直立,对倾斜巷道而言,巷道法线方向和铅垂方向之间有一与巷道倾角相同的夹角。人行道的净高值按法线方向计算会使巷道高度大于需要值,倾角较小的斜巷、按法线方向计算人行道高度与按铅垂方向计算人行道高度对巷道高度的影响甚微。可以忽略。倾角较大的巷道则宜加以考虑,以避免浪费.4,2.5 铺设有轨道的巷道。当水沟设于人行侧时.水沟及其盖板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人行道的宽度除满足行人的要求外 还应保证在行人侧有足够的空间铺设轨道,当水沟净宽不大时 满足行人要求的人行道宽度,一般均可满足轨道铺设的要求,但水沟净宽大于500mm时,为避免轨枕压到水沟上或影响水沟盖板的铺设.应根据轨道铺设的要求对人行道的宽度进行校核.必要时应加宽人行道 4.3、巷道的净高与净宽4,3、1,本条是对巷道净高与净宽的总要求.4,3.2。本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对本条条文和表4、3,2说明如下、1。巷道中人行道的高度与宽度要求、在第4,2节人行道中已有规定 故本条不包括对人行道的要求,2,除人行道外,运输巷道内为安全的目的而留设的间隙、空间。其具体功能大体有两类,一类是确保运输设备及所运送的物件不与巷道的顶.帮,支护结构、管线等设施,设备发生摩擦或碰撞。以保证运输安全和巷道内设施设备的安全,另一类是必需的检修,操作空间、以保障检修.操作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检修,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便于对这两类功能不同的间隙 空间、的理解.本规范将其分别称之为,安全间隙 和、检修与操作空间,3.表4,3、2中各种安全间隙和检修与操作空间的数值、绝大部分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及相关规范的规定确定,并根据巷道断面与交岔点设计的实际需要增加了有关无轨运输 单轨吊运输系统和架空乘人器的内容。4.关于无轨运输巷道的安全间隙。参见第4,2 3条的条文说明.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无轨运输设备在行驶时可能因路面不平而发生上下颠簸,无轨运输设备与巷道顶部的支护 管线 设施之间的安全间隙应大于轨道运输。但采用无轨运输设备运送液压支架时。由于载重大,运行速度低,上下颠簸轻微,液压支架与巷道顶部的支护。管线,设备之间的安全间隙采用与轨道运输相同的数值是可行的 因此。表4 3 2中 采用无轨运输设备运送液压支架时,液压支架与巷道顶部的支护、管线。设备之间的安全间隙采用与轨道运输相同的数值300mm,5,单轨吊运输系统和架空乘人器的安全间隙,考虑了单轨吊和架空乘人器在运行时横向摆动的因素 4.3。3。无论是有轨运输还是无轨运输 理论上运输设备在巷道曲线段及与之相连的一定长度的直线段中运行时都会。超宽 即运输设备外轮廓运行轨迹所形成的实际车道宽度超出在直线巷道内的车道宽度,为保证该范围内运输设备两侧的人行道和安全间隙满足安全要求,此范围内的巷道应在直线部分正常值的基础上加宽 4 3。4,4,3。5,有轨运输巷道曲线段运输设备两侧人行道与安全间隙的经验加宽值,是根据煤矿巷道可能采用的各种轨道曲线半径和运输设备的技术参数 按第4.3 5条所列的公式计算的超宽值.取其最大者并以100mm为模数取整确定的.经多年的设计实践证明是合适的,按经验加宽值确定轨道运输巷道曲线段运输设备两侧人行道与安全间隙的设计加宽值,方便.快捷,是煤矿井巷工程设汁常用的方法,由于此数值比实际的超宽值偏大。为了缩小巷道宽度.必要时也可根据设计采用的轨道曲线半径和运输设备的技术参数.按第4。3 4条所列的公式计算的运输设备超宽值取整确定,无轨运输设备,无论是一段式结构。还是中间铰接的两段式结构。在曲线巷道中不可能严格地按设计的曲线半径在设计的曲线车道上行驶.运输设备两侧人行道与安全间隙的实际超宽值难以准确地计算,也不一定要两侧加宽。根据理论计算 液压支架运输车的计算超宽值在500mm以内。其他无轨运输车辆的计算超宽值在600mm以内,第4 3,5条所列的无轨运输巷道曲线的经验加宽值,当两侧均加宽时 是两侧加宽值的总和,是参考相关理论计算结果,考虑实际超宽值与计算超宽值可能存在的差异、并根据神东矿区的实际经验确定的,4。3,6.由于轨道运输设备在双轨巷道曲线段及与之相连的一定长度的直线段的两股轨道上运行时会。超宽 双轨巷道曲线段及与之相连的一定长度的直线段的轨道中心距也必须随之加宽。否则就无法保证两股轨道上运行的运输设备及所运送的物件之间的安全间隙符合第4,3、2条的规定、4,3,7.表4.3 7所列的双轨中心距、是根据运输设备及所运送的物件的宽度和两股道列车之间的安全间隙计算所得的结果以100mm为模数取整确定的 经多年的工程实践证明是合适的 其中,两股道列车之间的安全间隙。直线段按表4 3,2选取,曲线段按表4、3.2所列的数值和运输设备两侧安全间隙的计算超宽值之和选取、4.3、8,表4,3.8所列的 与曲线段相连的直线段人行道、安全间隙和双轨轨道中心距加宽段的长度.是根据运输设备的技术参数取整确定的,4。3 9,无轨运输巷道会让站若按车辆以正常行驶速度会车设计。并设人行道。巷道的净宽很大 由于煤矿井下无轨运输巷道车流量不大,行车速度低 车辆会车时会让站刚好有行人通过的概率也不高。会让站按一辆车停车等候、另一辆车减速行驶、会车时人员暂停通行的原则设计不会影响巷道的运输能力和安全.但可大幅度缩小巷道宽度,本条规定是基于上述理由并结合神东等矿区20余年的实践经验做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