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8.2,1,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表8,2.1确定。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表8.2,1,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8、2。2。对于山区的建筑物。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除可按平坦地面的粗糙度类别由本规范表8.2,1确定外、还应考虑地形条件的修正。修正系数η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对于山峰和山坡。修正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顶部B处的修正系数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tanα、山峰或山坡在迎风面一侧的坡度.当tanα大于0.3时.取0。3,k 系数。对山峰取2。2,对山坡取1,4、H。山顶或山坡全高.m,z 建筑物计算位置离建筑物地面的高度.m,当z、2,5H时,取z、2。5H.2,其他部位的修正系数。可按图8、2。2所示 取A C图8。2,2、山峰和山坡的示意处的修正系数ηA.ηC为1。AB间和BC间的修正系数按η的线性插值确定、2,对于山间盆地 谷地等闭塞地形,η可在0。75、0,85选取,3 对于与风向一致的谷口.山口。η可在1.20.1、50选取.8.2,3,对于远海海面和海岛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除可按A类粗糙度类别由本规范表8,2 1确定外。还应考虑表8,2,3中给出的修正系数,表8。2.3,远海海面和海岛的修正系数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