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风荷载8,1,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8。1,1、影响结构风荷载因素较多,计算方法也可以有多种多样 但是它们将直接关系到风荷载的取值和结构安全 要以强制性条文分别规定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风荷载标准值的确定方法、以达到保证结构安全的最低要求、对于主要受力结构。风荷载标准值的表达可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平均风压加上由脉动风引起结构风振的等效风压.另一种为平均风压乘以风振系数,由于在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等悬臂型结构的风振计算中.往往是第1振型起主要作用、因而我国与大多数国家相同.采用后一种表达形式。即采用平均风压乘以风振系数βz,它综合考虑了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其中包括风速随时间.空间的变异性和结构的阻尼特性等因素,对非悬臂型的结构。如大跨空间结构,计算公式,8 1。1.1,中风荷载标准值也可理解为结构的静力等效风荷载,对于围护结构,由于其刚性一般较大,在结构效应中可不必考虑其共振分量 此时可仅在平均风压的基础上、近似考虑脉动风瞬间的增大因素。可通过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l和阵风系数βgz来计算其风荷载.8 1.2 基本风压的确定方法和重现期直接关系到当地基本风压值的大小,因而也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必须以强制性条文作规定,确定基本风压的方法包括对观测场地 风速仪的类型和高度以及统计方法的规定 重现期为50年的风压即为传统意义上的50年一遇的最大风压。基本风压w0是根据当地气象台站历年来的最大风速记录,按基本风速的标准要求,将不同风速仪高度和时次时距的年最大风速 统一换算为离地10m高。自记10min平均年最大风速数据、经统计分析确定重现期为50年的最大风速 作为当地的基本风速v0。再按以下贝努利公式计算得到。详细方法见本规范附录E。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以及自重较轻的钢木主体结构 这类结构风荷载很重要,计算风荷载的各种因素和方法还不十分确定,因此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如何提高基本风压值、仍可由各结构设计规范、根据结构的自身特点作出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其重现期来确定基本风压.对于此类结构物中的围护结构、其重要性与主体结构相比要低些,可仍取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对于其他设计情况,其重现期也可由有关的设计规范另行规定、或由设计人员自行选用,附录E给出了不同重现期风压的换算公式,本规范附录E表E 5中提供的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值是根据全国672个地点的基本气象台 站,的最大风速资料,按附录E规定的方法经统计和换算得到的风压 本次修订在原规范数据的基础上.补充了全国各台站自1995年至2008年的年极值风速数据。进行了基本风压的重新统计。虽然部分城市在采用新的极值风速数据统计后 得到的基本风压比原规范小 但考虑到近年来气象台站地形地貌的变化等因素 在没有可靠依据情况下一般保持原值不变,少量城市在补充新的气象资料重新统计后。基本风压有所提高.20世纪60年代前。国内的风速记录大多数根据风压板的观测结果,刻度所反映的风速 实际上是统一根据标准的空气密度ρ、1.25kg。m3按上述公式反算而得,因此在按该风速确定风压时、可统一按公式w0.v20,1600,kN,m2,计算,鉴于通过风压板的观测.人为的观测误差较大,再加上时次时距换算中的误差、其结果就不太可靠。当前各气象台站已累积了较多的根据风杯式自记风速仪记录的10min平均年最大风速数据、现在的基本风速统计基本上都是以自记的数据为依据。因此在确定风压时 必须考虑各台站观测当时的空气密度 当缺乏资料时 也可参考附录E的规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