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B,内涝防治设计校核B.0。5 进行内涝防治设计校核时、径流系数的取值与地表在干燥状态下的入渗能力和地形坡度等因素有关,表7列出了美国奥斯汀市2012年,雨水排水设计标准,中径流系数的取值,表7、美国奥斯汀市径流系数取值,注、草皮覆盖面积低于50 草皮覆盖面积在50。75,之间。草皮覆盖面积高于75。B、0 6。以下内涝防治校核案例来源于美国钢铁协会、American、Iron and、Steel,Institute。编制的。Modern,Sewer、Design,第四版,1999年出版,本规范在引用本案例时,考虑到美国排水设计和国内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规范对原案例进行了简化,便于读者理解.1 场地情况,本案例的分析对象是占地面积约16ha的新建小区。小区内包括独栋住宅、联排住宅和一所公立小学。小区的整体地势西高东低,东侧以一条天然河道为界,其排水系统图见图3.2 设计标准。雨水管渠系统 2年一遇。城镇内涝防治系统 当遭遇100年一遇降雨时。小区内路面允许的最大积水深度为道路中央以上200mm,3、流量计算方法,由于小区面积较小,因此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4、设计参数、当地的降雨强度资料见表8.当地标准规定的径流系数见表9,为简化计算,本案例各汇水分区的综合径流系数均采用0,35,当按100年一遇进行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校核时.综合径流系数提高至0,60。满足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标准的道路最大允许流量见图4 图3,设计案例排水系统图表8.当地的降雨资料表9,当地标准规定的径流系数图4 满足内涝防治设计标准的道路最大允许流量。假定位于最上游的检查井。1.的集水时间为10min。5,计算过程、1.根据地形划分汇水分区并布置雨水管道,2、根据2年一遇的降雨强度数据和集水时间计算各管道设计流量。坡度和管道高程布置。雨水管渠设计结果见表10,由于美国排水设计过程中还需以压力流计算调整重力流计算结果。而国内雨水管是按照重力流满管计算,只在内涝校核时允许超载成为压力流.所以编制组引用本案例时、对原案例中雨水管渠设计的优化过程进行了删减 便于读者理解。3,计算100年一遇降雨条件下的设计流量和雨水管道的最大过水能力。由此得出需要通过道路表面的设计流量、并与道路表面的最大过水能力进行比较和校核,检验是否符合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标准要求、需要说明的是、管道在有压情况下的排水能力可以仍然按照曼宁公式计算.但是坡度不再等于管道的敷设坡度 而是应该等于其实际水力坡度.计算过程做了如下假设.管道粗糙系数为0。012,每段管道在有压时的水力坡度与街道的坡度相同 因为假定此刻街道已经积水。且积水的水面线与街道坡度平行,在街道表面形成均匀流,管道的排水能力计算完毕之后 街道的过水量为总水量与管道排水能力之差,4,结论。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校核结果见表11,当降雨强度为100年一遇时,从1,检查井至雨水排放口沿线各路段的最大过水能力均大于相应路段所需排除的设计流量,因此、排水系统设计符合标准要求。表10。雨水管渠初步设计结果,注,表示无数据。表11、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校核结果,注 规范编制组对该列数据经过重新计算,并对原表进行了修正.表示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