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5,2,1.5.2.2,条文按我国现行规范、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 给出了设计表达式,其中有关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明确应按相应的专业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值采用,1.对于作用分项系数的拟定。这次修订中尚缺乏足够的实测统计数据,因此主要还以工程校核法确定,即以原规范GBJ 69,84行之有效的作用效应为基础、使修订后的作用效应能与之相接轨,对于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均按原规范的单一安全系数,通过工程校核,维持原水准确定。即取1、20采用,考虑到在给水排水工程中 不少构筑物的受力条件 均以永久作用为主,因此对构筑物内的盛水压力和外部土压力的作用分项系数 均规定采用1,27,以使与原规范的作用效应衔接、按原规范GBJ.69.84。盛水压力取齐顶计算时,安全系数可乘以附加安全系数0,9。当以受弯构件为例时。安全系数K 0.9,1。4,1,26。此时可得。如果盛水压力取设计水位,相应单一安全系数K.1。4时,上表、5.2。2。内ρ。0 2,时的γG 1。27。此值不仅对受弯构件,对轴拉,偏心受力,受剪等构件均可适用,当构件同时承受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时.仍以受弯构件为例,此时按原规范.以工程校核前提来看、式,5,2,2.8,是符合式、5,2。2、5.的。γG值是随配筋率ρ而变的、对给水排水工程中的板,壳结构、ρ值很少超过1、因此取γQ 1.27与原规范相比。不会带来很大的出入。一般都在3,以内,稍偏于安全,但考虑与,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相协调,条文对γQ仍取1 40 并与组合系数配套使用 2.对于地下水或地表水压力的作用分项系数。考虑到很多情况是与土压力并存的.并且对构筑物壁板的作用效应是主要的、一般应为第一可变作用。因此可与土压力计算相协调、取该项系数γQ 1。27,方便设计应用.可由受水位变动引起土。水压力同时变动,3,关于组合系数ψC的取值.同样根据工程校核的原则.为此取γQ.1 4。ψC,0,9 最终结果符合上述式,5、2。2、8。与原规划协调一致,仅当可变作用只有一项温、湿度变化时.相应的可变作用效应比原规范提高了1,10倍。这是考虑到温,湿度变化在实践中往往难以精确计算。也是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为此适当地提高应该认为需要的,同样 对水塔设计中的风荷载,保持了原规范中的考虑、适当提高了要求.4 关于满足可靠度指标的要求,上述换算系通过原规范依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J.10,74与其修编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对此获得,基于后者是满足要求的 因此也可确认换算后的各项系数。同样可满足应具备的可靠度指标.5,2,3。关于构筑物设计稳定抗力系数的规定,构筑物的稳定性验算。包括抗浮 抗滑动和抗倾覆 除抗浮与地下水有关外.后两者均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参数直接相关。目前在稳定设计方法方面、尚很不统一 尽管在。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工程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92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规定了稳定性验算同样按多系数极限状态进行.但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仍采用单一抗力系数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对此考虑到原规范GBJ。69 84给出的验算方法,亦以GBJ.7为基础 并且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参数的统计资料尚不完善.因此在这次修订时仍保持原规范GBJ 69、84的规定 待今后条件成熟后再行局部修订.以策安全、5、2、4,本条规定保持了原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