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抗震构造措施6。7。1、柱支承的筒仓受地震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柱截面强度不足,支承柱受破坏的主要部位是柱顶、受应力集中的影响、对震害实例的验算也发现实际震害的裂缝比计算的要大,为了提高柱的抗震能力 本条的规定是参考美国,日本及有关规范制订的.6 7、2 震害调查表明.柱支承的筒仓倒塌.都是在柱头部位折断 在7烈度设防区的筒仓、在此部位出现水平裂缝。8烈度设防区.水平裂缝明显.甚至有压酥现象.9烈度设防区、出现混凝土明显压酥,挤碎。碎块脱落、钢筋被压弯呈灯笼状.在唐山地震的10烈度和11烈度地区、该部位绝大部分为严重破坏甚至导致倒塌.柱底与基础交接处的破坏。一般较柱头稍轻.但也不可忽视 因此抗震设计中,对支承柱的柱头 柱脚这两个重要部位.除按本条规定外。予以加强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改善其延性。必须控制仓下支承柱的轴压比 避免轴压比过大导致延性太差,保证结构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在控制仓下支承柱的轴压比时。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框架结构或现行国家标准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的有关规定 但应比一般框架结构的轴压比小些,为此.设计可采取增加柱的个数或截面面积 但不应形成短柱,短柱将改变柱的刚度.更易改变柱的柔性,从构造上可釆取配置附加横向封闭钢箍.形成有约束的混凝土 提高由此形成的核芯混凝土强度和极限压应变,从而使混凝土三向受力、阻止纵向钢筋的压屈。同时采用加密加粗箍筋的办法提高节点的强度和延性,封闭箍筋的体积配筋率应选用较高值、在地震力作用下、仓下支承柱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剪力和弯矩.在地震力的反复作用下 应力变化较为复杂、提高仓下支柱的抗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支承柱的纵向筋均应对称配置.6.7,3。通过调查.筒壁支承的筒仓地震破坏比较轻微、但是单层配筋筒壁支承的筒仓,比双层配筋筒壁支承的筒仓。其震后的破坏状况明显严重.因此本标准规定筒壁应釆用内外侧双层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