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民居建筑4.1.新建民居4 1,1,新建民居应适合当地风俗人情和文化传统要求。结构新颖。建筑。成本低、冬天保温效果好、内在质量和外观效果合理 适合不同收入阶层需要 4,1.2 平面设计,1,民居朝向应综合考虑日照.常年主导风向和民居所在地的地形等因、素确定.根据我省情况 大部分地区民居应朝南或略偏东.偏西为宜,2、民居建筑间距应以满足当地的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等要求。3,建筑基底面积应小于宅基地面积的、70.层高不宜超过。3米,其中底。层层高可酌情增加 但不应超过,3,5米。4、平面功能应尊重当地传统风俗习惯.方便农民生活.布局合理,5,各功能空间应减少干扰。分区明确,实现寝居分离,食寝分离。净污分.离 6、厅堂应设置在南向主要位置.通风,采光良好 进深,开间比例适合,7,主要卧室应布置在南向.考虑安静和私密性要求、老年人的卧室应布.置在一层较为安静,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出入方便的位置.8,厨房与餐厅应毗邻布置,一般设在底层北侧、应有良好的排烟。通风、措施,根据燃料的情况,留有足够的使用面积,9.卫生间应有直接对外的通风窗 当受条件限制不能开窗时应采取有,效的排气措施 卫生间内的布置应做到洗。厕分开。厕所应为卫生厕所.10,阳台.露台和外廊一般位于民居的南向,有条件时可封闭阳台和外,廊以起到遮风避雨,保温隔热的作用,11,储藏空间设计根据住户需要确定合理的使用面积.12。楼梯位置布置合理。应满足安全疏散要求,13 厨房,卫生间应设置给水和排水管道并考虑与太阳能热水器的连接、应布置电气.电信和有线电视等管线和各类用途的插座、没有集中供暖的应考虑火炕,小锅炉等采暖设施的设置。4,1。3 外观设计、1 屋顶,1,屋顶造型应统一协调 突出地方风格与特色.2,应结合当地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鼓励选用单坡.双坡。四坡等坡屋顶形式 3、坡屋顶材料宜采用机平瓦,小青瓦、油毡瓦及合成树脂瓦,2,墙身。1 外墙材料应立足于就地取材。因材设计,2、墙身应结合门窗.阳台,檐口.凹廊。雨棚.基座。勒脚 线脚等多种构图元素。丰富立面设计。3.色彩、色彩与质感宜简洁明快 应体现传统民俗文化、具有地方特点。并与环境、协调.4、2,旧民居整修4、2 1,屋顶整修、1,建筑屋顶应根据农村环境景观。当地民居特色及建筑风格等因素确,定屋顶的整修方式,2,民居建筑应根据当地民居屋顶风格,优先采用坡屋顶形式.3 坡屋顶应根据地方特色传统。可采用单坡顶。双坡顶。四坡顶等坡顶形式,1。单坡顶适用于进深较小的建筑或有地方特色四合院建筑 2 双坡顶适用于进深较大。屋顶平面为矩形的建筑,3。四坡顶适用于屋顶平面为矩形和,工 字型的建筑,4.坡屋顶的坡度必须根据日照要求,建筑的进深等条件进行整修设计、不得影响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5,坡屋顶的材料宜采用机平瓦,小青瓦.油毡瓦及合成树脂瓦等材料.材料应满足抗老化.防水,耐火等相关技术指标,6,不适合做坡屋顶的民居、可通过增加装饰线及调整色彩等檐口细部处理的方法 达到美观的效果,4。2,2。墙体整修.1.墙身有缺损的部位应采用与原建筑相同或相似的材料补齐,达到统一协调的效果,2.建筑外墙材料立足于就地取材、应选用经济实用的材料.通过材质的对比与变化达到丰富外立面效果,3 保温效果差的樯体.宜增加保温层,4,2.3 地面整修,1,地面有缺损的部位应采用与原建筑相同或相似的材料补齐.2,普通水泥地面起砂。空鼓,开裂的、应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或重做 水磨石或块料地面损坏时,应采用相同材料进行修复。3、砖地面损坏 破碎,高低不平的.应采用相同标号的砖进行拆补或重,铺 室内潮湿严重的.应增设防潮层 4。2,4.细部整修,1 旧民居门窗可更换为塑钢门窗等新型材料,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2、吊顶局部破损的。可采用相同材料进行修复.损坏严重的 可采用新,型材料,3 踢脚板局部损坏。残缺 脱落的,应采用相同材料进行修复,损坏严重。的 改用陶瓷类或石材类等踢脚板 4,3.传统民居保护4,3,1.传统民居、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地域特色以及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应经过认定 严格进行保护、4 3,2.传统民居保护主要措施、1,传统民居保护应延续传统特色风貌。主要采取保养维护,现状修整,重点修复,抢救加固.破坏性依附物清理等保护措施。2,传统民居特色风貌保护主要采取不改变外观特征.完善内部设施的,改善措施。4。3,3 建筑形式保护 1、传统民居的修缮应遵循 修旧如故,的原则,按照传统样式,传统材料。传统工艺进行整修.保持原有风貌不变,1 民居屋面部分以防漏 保养为主.宜保留原有瓦件 2,民居墙体部分碱化、风化,宜剔凿挖补、采用局部抹灰的方法 不宜拆除重砌.3.民居台基部分发生位移,破损的 台阶条石应重新安装到位 缺损部分应添配更换,2,传统院落组合形成的街坊格局不宜变动.保护原环境中固有的建筑、文脉特征以及视觉上形成的传统民居风格和建筑特色.3 传统民居保护区内进行的建设活动。要严格控制建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和建筑形式、新建建筑应与传统民居相协调、4。3 4,建筑材料的选用.1,传统民居修缮应保持原结构.材料 工艺。应注重与街道立面,古树,院墙等周边环境风貌相协调 2.土民居的修缮材料宜为当地粘土及土坯、木材、石材,青瓦等建筑材料、3。石材民居的修缮材料宜为当地木材.石材等建筑材料、4.砖木结构民居的修缮材料宜为当地青砖,青瓦、木材、石材等建筑材料,5、添配的修缮材料应与原有材料的材质相同,规格相同、色泽相仿、补、配的纹样图案应尊重原有风格.手法,保持历史风貌。6。经修缮的部位应尽量与原有的风格一致、禁止使用红色机制砖瓦,瓷.砖。混凝土。不锈钢等现代建筑材料,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