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2015条文说明修订说明 河流流量资料是一切涉水活动的重要决策依据、在防洪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运行以及水环境保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 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1903年7月颁布 1994年2月开始实施。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实施距今已二十余年 它是开展河流流量测验工作的基础,依据和行动指南,是流量测验成果的质量保证,在规范我国河流流量测验技术和测验程序,保证流量资料的可靠性和时效性。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广泛应用于河流流量测验 使河流流量测验技术有了较大的突破,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文的主要服务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流量信息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使用周期过长、老化现象严重。与技术标准应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便于实施.的自身要求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一些规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流量测验 甚至影响到诸多新仪器。新设备的推广应用.限制了水文技术的发展 有些规定精度要求超出了现有测验仪器和手段所能达到的范围.而对枯水期和小河流的精度要求又难以满足水资源调配的需求,水利部于2009年下达了 关于2009、2011年水利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任务书的批复,水规计。2009,451号,将。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的修编计划列入其中、根据2009年水利部下达的修编计划。水利部水文局于2009年开始了,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GB,50179、93、以下简称原规范。的修编工作 2009年12月,主编单位提出了标准的编写提纲初稿。经有关专家审查通过后,编制组开始着手标准的编制工作、2010年12月完成了初稿 2011年8月完成了征求意见稿、2012年1月完成了送审稿 2012年4月完成了报批稿.本规范、修订版。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的原则、紧密结合我国当前河流流量测验和水文现代化进步的需要、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修改 1 根据内容的变化和国家标准编写规则的要求,对原规范的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2,将水位级划分和高洪、低枯水,结冰。潮流等条件的流量测验整合为,水位级划分与流量测验方式方法,一章.对现行常用的河流流量测验方式方法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可供选择的规定、3 对测站精度类别划分标准进行了修改。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测站实际情况相适应,4,对单次流量测验允许误差指标进行了修改 使其与流量资料的用途有机结合,5。对原规范中流速仪法测流方案的选择方法进行了修改 使其操作性更强 6,因原规范中的比降.面积法另列入,水力学法测流规范,本次修订删除了相应内容,原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原规范参编单位.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铁道部铁科院铁建所 铁道部铁科院西南所,江苏省水文总站,黑龙江省水文总站。原规范主要编制人 杨意诚、陈宏藩 王本宸.朱晓原。王业才,王时勗、刘东生.李洪泽.陈松生.吴学鹏,沈振南 张长清、钱学伟,蒋冰.程功武,魏进春,为了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 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是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了相应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及在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 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出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