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油气回收装置、5、2,1,油气回收装置的设计规模宜为最大装车体积流量的1,0倍。1 1倍 5.2,2、油气回收装置的最大操作负荷不宜超过设计规模的110、5。2.3 油气回收装置的油气设计浓度宜取实测的最热月平均油气浓度.无实测数据时,可按下列方法确定.1。同类地区已建有油气回收装置时.新建油气回收装置的油气设计浓度可取同类地区已建装置最热月实测的平均油气浓度、2、同类地区无已建装置时、新建油气回收装置的油气设计浓度可按建设地区的最热月平均气温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25 的地区,油气设计浓度可取40。45.2,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25.的地区.油气设计浓度可取35 40 3 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20 的地区,油气设计浓度可取30,35 5。2、4 吸收液的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回收汽油.石脑油.芳烃,航空煤油 溶剂油油气时,吸收液宜为低标号成品汽油。石脑油.溶剂油,柴油或专用吸收剂 2,只回收芳烃油气时,吸收液可选用芳烃,5.2。5,分离膜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离膜组件的进口应设置温度仪表,进出口应设置压力仪表。2 分离膜对正丁烷的透过选择性不应低于对氮气的20倍,5、2、6,吸收塔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为填料吸收塔.2、填料宜为低压降规整填料.压降不宜高于1000Pa,3,填料层上、下段宜设置压力仪表。塔底液体段应设置液位监测仪表就地指示及远传控制室.并应采取液位控制联锁措施。4。吸收塔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0。35MPa,5,2 7。活性炭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活性炭应为煤基活性炭 2 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不应低于1000m2.g,3、活性炭的表观密度不应低于40g,100ml,4、活性炭的含水量不应高于5.5、活性炭对丁烷的吸附容量不应小于30g 100ml、5 2 8,活性炭吸附罐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活性炭吸附罐不应少于2个.2 吸附罐内活性炭的总量应能满足设计规模.设计浓度下20min的油气吸附容量,3 活性炭吸附罐的上。中。下部均宜设置温度仪表 就地指示及远传控制室 并宜采取温度控制联锁措施,4。活性炭吸附罐床层的操作温度不应高于65,5.活性炭吸附罐的切换阀门的泄漏等级不应低于V级,6、活性炭吸附罐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1.0MPa 7 活性炭吸附罐应采取失电保护措施。5,2 9 机泵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增压用压缩机宜选择液环式压缩机、制冷用压缩机宜选用往复式或螺杆式压缩机,制冷剂宜选择无氯环保型制冷剂 且应符合国家关于大气臭氧层保护的有关规定。2、真空泵宜选择旋片式或螺杆式真空泵,3,液体输送泵宜选择离心泵,4。当操作负荷变化较大时、机泵宜采用变频调速装置,5,真空泵,压缩机。输送泵的进出口应设置压力仪表 压缩机和真空泵出口应设置温度仪表.5。2,10、换热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换热器宜选择低压降的翅片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压降不宜高于300Pa,2,换热器的进出口应设置压力和温度仪表。3。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不应低于50W m2 h 5,2、11.管道阻火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介质的火焰传播速度.介质在实际工况下的最大实验安全间隙值和安装位置,确定管道阻火器的类型和技术安全等级,2 管道阻火器的压降不应大于500Pa。5.2、12。制冷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制冷系统应设置融霜装置 冷凝后的油水混合液体应设置油水分离装置。水冷凝器的制冷装置应采取防冻措施,2.制冷系统应采取保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