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作出城乡建设和发展的综合部署。将其纳入城乡规划统筹实施。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相关人民政府应当就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邻地区重点项目衔接等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编制区域性交通 生态环境保护 能源 通信,防灾减灾等专项规划。应当落实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并与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相衔接 相关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应当符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要求。第二十七条,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应当符合城乡规划、依法取得规划许可.在城市,镇规划区范围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村庄规划区范围内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按照国家规定需要进行规划选址审批的建设工程,还应当申请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第二十八条,开发利用城市.镇地下空间、应当考虑人民防空的需要、依法办理规划许可 与地面建设工程一并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应当与地面建设工程一并办理规划许可。独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单独办理规划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 不得擅自开挖建筑底层地面、不得擅自改变经许可确定的地下空间的使用功能,高度、层数和面积.第二十九条、规划许可或者审批机关作出许可或者审批决定前,应当将许可或者审批内容。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享有的权利等事项在政府网站。建设项目现场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十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对许可或者审批事项提出异议的 许可或者审批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回复处理结果、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会或者论证会等方式听取各方意见、第三十条.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审批或者规划许可机关对重大项目作出审批或者许可决定前.可以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提交的材料进行技术审查 第三十一条、规划许可或者审批事项批准后十五日内、许可或者审批机关应当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告,可供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