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信访事项的受理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受理下列信访事项,一 对本级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及违法失职行为的申诉、检举或者控告,二、对本级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决议 决定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制定的指导审判,检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三、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或者控告、四。对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生效的判决.裁定.决定不服的申诉.五。依法应当受理的其他信访事项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受理信访人对下列组织 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或者不服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检举。控告或者提出投诉,求助请求的信访事项。一。本级和下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三.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四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五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法院受理下列信访事项,一 对本级和下级人民法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二,对本级和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以及人民法院的其他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或者控告、三,告诉,申诉案件的信访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检察院受理下列信访事项,一 对本级和下级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建议 批评和意见.二。对本级和下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人员以及人民检察院的其他工作人员违法 违纪行为的检举或者控告.三,对本级和下级人民检察院处理决定不服的申诉,四。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裁定不服的申诉。五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贪污.贿赂等犯罪行为 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利用职权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等行为的检举或者控告 第二十九条,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第三十条 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 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 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第三十一条,国家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国家机关收到属于本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 应当受理。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 应当当场书面答复 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在15日内分别按下列方式处理,一.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信访工作机构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处理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同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信访事项涉及下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人员的。可以转送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涉及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可以由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信访工作机构转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 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三.信访人直接向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行政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行政机关对属于本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 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对不属于本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处理的机关提出或者将信访材料转送本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相互通报信访事项的受理情况,第三十三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收到涉及诉讼案件的信访事项、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第三十四条。对转送的信访事项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信访工作机构可以要求被转送机关在指定的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国家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定期向下一级国家机关信访工作机构通报信访事项转送情况,下级国家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定期向上一级国家机关信访工作机构报告转送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第三十六条,有关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转送 交办的信访工作机构.收到转送、交办信访事项的国家机关认为该信访事项不属于其受理范围的、应当报告转送、交办的信访工作机构,不得自行转送。交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