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决定和接收 第十七条、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判处管制 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时应当确定社区矫正执行地,社区矫正执行地为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 社区矫正对象在多个地方居住的 可以确定经常居住地为执行地,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无法确定或者不适宜执行社区矫正的,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根据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矫正.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原则.确定执行地、本法所称社区矫正决定机关 是指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人民法院和依法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第十八条,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根据需要,可以委托社区矫正机构或者有关社会组织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社会危险性和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进行调查评估 提出意见,供决定社区矫正时参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应当提供必要的协助.第十九条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判处管制 宣告缓刑.裁定假释 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应当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告知其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 责令其按时报到、第二十条,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自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生效之日起五日内通知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 并在十日内送达有关法律文书.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执行地公安机关。社区矫正决定地与执行地不在同一地方的.由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将法律文书转送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第二十一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 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自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到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由看守所或者执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自收到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将社区矫正对象移送社区矫正机构。监狱管理机关 公安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由监狱或者看守所自收到批准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将社区矫正对象移送社区矫正机构,第二十二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依法接收社区矫正对象。核对法律文书,核实身份。办理接收登记 建立档案,并宣告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事实、执行社区矫正的期限以及应当遵守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