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现役军人的待遇和退出现役的安置 第五十三条.国家保障现役军人享有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待遇,现役军人的待遇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军官实行职务军衔等级工资制 士官实行军衔级别工资制,义务兵享受供给制生活待遇。现役军人享受规定的津贴,补贴和奖励工资,国家建立军人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现役军人享受规定的休假.疗养。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现役军人的福利待遇 国家实行军人保险制度.与社会保险制度相衔接,军人服现役期间。享受规定的军人保险待遇。军人退出现役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续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关系。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现役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保障待遇 第五十四条,国家建立健全以扶持就业为主 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 供养以及继续完成学业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士兵退出现役安置制度 第五十五条、现役军人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或者是正在普通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 服役期间保留入学资格或者学籍、退出现役后两年内允许入学或者复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奖学金,助学金和减免学费等优待.入学或者复学后参加国防生选拔.参加国家组织的农村基层服务项目人选选拔。以及毕业后参加军官人选选拔的 优先录取、义务兵和服现役不满十二年的士官入伍前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职工的 服役期间保留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退出现役后可以选择复职复工,义务兵和士官服现役期间 入伍前依法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保留,第五十六条、现役军人,残疾军人,退出现役军人。烈士。因公牺牲,病故军人遗属 现役军人家属.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优待 军官 士官的家属随军。就业 工作调动以及子女教育。享受国家和社会的优待。第五十七条、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按照国家规定评定残疾等级,发给残疾军人证。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和残疾抚恤金、因工作需要继续服现役的残疾军人.由所在部队按照规定发给残疾抚恤金,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按照国家规定的评定残疾等级采取安排工作,供养,退休等方式妥善安置.有劳动能力的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优先享受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残疾军人 患慢性病的军人退出现役后,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负责接收安置,其中,患过慢性病旧病复发需要治疗的,由当地医疗机构负责给予治疗.所需医疗和生活费用。本人经济困难的.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助、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参观游览公园、博物馆,展览馆.名胜古迹享受优待 优先购票乘坐境内运行的火车。轮船,长途汽车以及民航班机。其中.残疾军人按照规定享受减收正常票价的优待 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 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义务兵从部队发出的平信 免费邮递 第五十八条、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庭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优待.优待标准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第五十九条 现役军人牺牲。病故、由国家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其遗属无固定收入,不能维持生活。或者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的、由国家另行发给定期抚恤金。第六十条,义务兵退出现役、按照国家规定发给退役金、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接收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给经济补助、义务兵退出现役 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其免费参加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 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推荐就业,退出现役义务兵就业享受国家扶持优惠政策,义务兵退出现役,可以免试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报考普通高等学校以及接受成人教育的。享受加分以及其他优惠政策。在国家规定的年限内考入普通高等学校或者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享受国家发给的助学金。义务兵退出现役、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职位的 在军队服现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或者聘用.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以及属于烈士子女和因战致残被评定为五级至八级残疾等级的义务兵退出现役,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工作.待安排工作期间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生活补助费,本人自愿选择自主就业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至第四款规定办理.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退役金的标准,退出现役士兵安置所需经费 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第六十一条 士官退出现役.服现役不满十二年的。依照本法第六十条规定的办法安置。士官退出现役.服现役满十二年的.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工作,待安排工作期间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生活补助费 本人自愿选择自主就业的、依照本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至第四款的规定办理.士官服现役满三十年或者年满五十五周岁的.作退休安置。士官在服现役期间因战,因公,因病致残丧失工作能力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置、第六十二条,士兵退出现役安置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第六十三条,军官退出现役,国家采取转业。复员,退休等办法予以妥善安置.作转业安置的,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 作复员安置的、按照有关规定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接收安置.享受有关就业优惠政策,符合退休条件的,退出现役后按照有关规定作退休安置、军官在服现役期间因战,因公,因病致残丧失工作能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置。第六十四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有接收安置退出现役军人的义务.在招收录用工作人员或者聘用职工时、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招收录用退出现役军人,对依照本法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三条规定安排工作的退出现役军人,应当按照国家安置任务和要求做好落实工作,军人服现役年限计算为工龄,退出现役后与所在单位工作年限累计计算.国家鼓励和支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接收安置退出现役军人、接收安置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第六十五条,民兵,预备役人员因参战 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牺牲、致残的,学生因参加军事训练牺牲.致残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依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抚恤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