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抗震抗风设计4,4。1 本条规定了构造设计法在轻型木结构抗震抗风设计中的采用条件,对于建设规模不大.体型和平面布置简单的住宅建筑.抗侧向力设计可根据经过长期工程实践证明的构造设计进行.4.4、2,本条规定了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木结构类型。研究表明,随着结构刚度的降低。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呈非线性增长、考虑到木结构相对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而言,结构刚度相对较小,因此本规范对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作相关规定。4。4 3,本条规定了木结构设计中同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条件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应按、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4,4、4 本条提出了地震作用对上下混合木结构设计的相关规定。主要通过强调上下混合结构的连接设计的特殊性。考虑地震引起的不确定性、保证木结构的延性和安全。4.4 5,本条依据多道防线的概念设计、框架,支撑体系中,支撑框架是第一道防线、在强烈地震中支撑先屈服.内力重分布使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增大 两者之和大于弹性计算总剪力、如果调整的结果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不适当增大,则不是.双重抗侧力体系,而是按刚度分配的结构体系.参考美国IBC规范的要求 框架部分的剪力调整不小于结构总地震剪力的25.即可认为是双重抗侧力体系、这一规定体现了多道设防的原则、抗震分析时可通过框架部分的楼层剪力调整系数来实现,4 4 6。本条规定了木结构抗风验算要求、对于主体结构计算时,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单位面积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计算。对横风向风振或扭转风振的计算范围 方法以及顺风向与横风向效应的组合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当木墙板外墙围护材料采用砖石等较重材料时 应考虑围护材料产生的墙骨柱平面外的作用、对于轻型木结构,其屋盖与下部结构的连接是十分关键的部位.有必要提高连接处的作用力、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在可能造成风灾的台风地区和山区风口地段,应注意局部构造处理以减少风力的作用,还应加强房屋的整体性和锚固措施、锚固可采用不同的构造方式,但其做法应足以抵抗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