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本规定2,1,规模布局2 1.1。城市应构建与城市规模,布局结构和景观风貌特征相适应的绿地系统。确定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的规模和布局,并应实施园林绿化工程项目.2。1.2,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应实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维护城市生态空间结构完整 满足风景游憩和安全防护的功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尊重城市地形地貌特征.与河湖水系有机融合.保护并展现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资源。2.应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组团隔离绿带和通风廊道等绿化隔离带、贯通城乡绿色生态空间。3、应构建公园体系。充分利用绿道和滨水开放空间等线性空间、满足公众游憩需求、2、1.3、公园绿地面积应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应大于8.0m2、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应大于80,2、1 4 城市应建设与人口规模相匹配的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人均综合公园面积和人均社区公园面积应分别大于3.0m2,人 2,1。5 城市应分级分类配置各类公园,构建公园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建城区内公园应均衡布局 老旧城区应结合城市更新增加公园数量和面积.优化布局,2,应分级配置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应因地制宜配置游园,3.应合理配置植物园。动物园,体育健身公园等专类公园 4 应充分利用绿化隔离带、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的区域建设郊野型公园.2,1.6。绿道应串联各类公园和城乡绿色开敞空间.并应促进其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相兼容,构建联通城市内外的绿色生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