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构造规定10,4。1,加固结构的预应力杆件 锚具和连接器的形式和构造.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规定。10,4.2.加固用预应力高强度钢索。宜为不分段的连续索。索转折处宜采用可转动节点,且转动节点构造应符合索的最小转弯半径规定 10。4、3,拉索端锚固节点应传力可靠,且宜采用预应力损失低且施工方便的锚具、10.4 4,索张拉端节点及张拉时索滑动的节点,宜采取减少摩擦的构造措施.10,4。5、转换器构造 应采用能使预应力杆件尺寸平缓过渡的措施。10、4,6、预应力张拉端节点构造.应考虑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及超张拉的影响。10,4.7。张拉端节点的板件,其宽厚比或高厚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其撑杆长细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关于轴心压杆的规定,10.4,8 自由长度较长的预应力索,应设置吊索或吊杆,10,4 9,在预应力撑杆加拉杆加固法中.撑杆采用角钢时.其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应力撑杆用角钢的截面不应小于50mm 50mm,5mm,压杆肢的两根角钢宜用缀板连接,形成槽形的截面,缀板厚度不应小于6mm、宽度不应小于80mm。长度可按角钢与被加固柱间的间隙确定.相邻缀板间距应保证单个角钢的长细比不大于40.2,承压末端的传力构造,应采用抵承传力方式、角钢顶端焊接的抵承传力顶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6mm.10。4,10.刚性预应力撑杆加固的压杆肢的弯折与复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弯折压杆肢前 应在角钢的侧立肢上切出三角形缺口、缺口背面 应补焊加强钢板.图10。4 10 2。弯折压杆肢的复位应采用工具式拉紧螺杆 螺杆直径不应小于16mm 螺帽高度不应小于螺杆直径的1.5倍、图10、4,10.角钢缺口处加焊钢板补强1。工具式拉紧螺杆.2。补强钢板。3 角钢撑杆 4 剖口处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