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加固计算8 2。1。采用外包钢筋混凝土加固压弯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其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式中、N.M。分别为构件加固后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和考虑二阶效应后控制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N.mm.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规定计算,Nsu。Msu。分别为型钢构件的轴心受压承载力.N 及相应的受弯承载力,N。mm,当为对称截面时可分别按本标准公式,8。2.2,1、和公式、8、2、2.2.计算、Ncu,Mcu,分别为钢筋混凝土部分承担的轴心受压承载力 N 及相应的受弯承载力 N。mm。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计算,ηcs,被加固构件的强度修正系数 按表8.2.1取值,表8、2,1.ηcs系数取值。注、表中应力比σ0max,f的限值尚应符合本标准表6。1,6的规定。8,2。2.型钢构件和新增钢筋宜布置成矩形截面。图8、2,2,并可按下列简化方法设计 图8、2,2.对称配筋截面.1,先计算钢构件部分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及相应的受弯承载力。型钢构件部分承担的轴力及相应的受弯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2.再确定钢筋混凝土部分承担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钢筋混凝土部分承担的轴力设计值及相应的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Nc Mc、分别为钢筋混凝土部分承担的轴力.N 和弯矩设计值。N、mm Nu0,加固后 组合构件短柱轴心受压承载力。N Ns0,型钢构件的轴心受压承载力 N,Nc0、钢筋混凝土部分的轴心受压承载力、N,Nb、界限破坏时的轴力.N,Ms0,型钢构件的受弯承载力,N,mm。m,Nsu,Msu相关线性形状系数.按表8,2,2取值。f.st,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MPa,As,纵向钢筋截面面积,mm2.α1。β1,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γ、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对.类结构构件,γ应取1.0.对,类结构构件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采用 W0n,型钢构件净截面抵抗矩,mm3、表8。2,2,Nsu。Msu相关线性形状系数m.3.然后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计算钢筋混凝土部分偏心受压正截面承载力及其配筋 8。2。3、对承受压力和双向弯矩作用的矩形截面外包钢筋混凝土型钢构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式中,Mx.My 分别为绕x轴和y轴的弯矩设计值、N.mm,Msux,Msuy.分别为型钢构件部分绕x轴和y轴的受弯承载力、N.mm。Mcux、Mcuy、分别为钢筋混凝土部分绕x轴和绕y轴的受弯承载力。N.mm,8 2,4,外包钢筋混凝土加固型钢构件时,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限制条件,式中,V,加固后构件的剪力设计值.N,tw。hw,分别为钢构件腹板的厚度和腹板的高度,mm,tw。hw应计入与受剪方向一致的所有钢板的面积。fv。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MPa.Vcu。外包钢筋混凝土部分的受剪承载力。N,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规定计算、β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50时、βc取1,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βc取0,8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8,2,5,外包钢筋混凝土加固型钢构件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式中、V。加固后构件的剪力设计值。N、Vsu,型钢构件的受剪承载力、N,Vcu,外包钢筋混凝土部分的受剪承载力,N。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计算,αv,新增钢筋混凝土的强度修正系数,αv取0。85。tw、hw,分别为钢构件腹板的厚度和腹板的高度 mm、tw.hw应计入与受剪方向一致的所有钢板的面积,fv。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