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结构整体预应力加固设计10.3 1。钢结构整体预应力加固法,宜用于大跨度及空间结构体系 加固方法宜采用预应力钢索加固法。预应力钢索加撑杆加固法,预应力钢索斜拉法或悬索吊挂加固法.图10,3,1.图10。3,1.整体预应力加固法示意1、塔架,2 索,3 原结构10。3、2、用于结构整体预应力加固的预应力构件及节点 宜布置在被加固钢结构或结构单元的范围内 且应具有明确的传力路径和计算简图。10,3.3、预应力拉索的转折点。锚固节点及撑杆的支点,应位于原结构的节点或支座,10,3.4,对结构整体预应力加固的预应力构件宜对称布置。预应力加固的效应宜使原结构多数杆件内力减少 少数杆件内力增加,对内力增加的杆件,当其内力组合设计值超过构件承载力设计值时宜先行加固,再施加预应力 10,3 5、采用预应力钢索和撑杆加固时、与同一根预应力环索相连的撑杆长度宜相等 或斜索与撑杆的夹角宜相等,10,3、6.用于施加预应力的构件及其锚固节点宜对称布置,用于锚固预应力索的钢构件及其节点不宜偏心受力.10。3.7。与撑杆连接的原结构节点应重新设计,现场增设撑杆连接零件时 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原结构安全。10、3.8.构件和节点的极限承载力验算以及结构整体承载力验算.应包括加固时的预应力状态和加固后的使用状态,结构分析计算时,预应力状态的初始条件、应为现状结构的变形状态,使用状态的初始状态、应为预应力状态结束时的变形状态 10。3 9.结构整体预应力加固验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 构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验算,以及构件本身的局部稳定性验算 2 节点的强度与节点板件的稳定性验算,3,结构整体变形验算。4,对需要计算整体稳定的结构体系、尚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