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超,微.滤10 4,1 超滤和微滤的这两种膜分离过程尽管在制膜方法,分离范围.应用领域有些区别、在实际应用中、设计,操作 运行,管理有很多相同之处、故将超滤和微滤合并作为一节,统称为,超,微、滤,超滤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化工污水处理方面、已有含油污水、乳化液污水。氯碱污水 腈纶污水.综合化工污水处理成功的实例,微滤,超滤都可以用于石化行业的回用水处理领域、不仅可以单独应用,如果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单元 可以保证反渗透的水质和延长使用寿命.超.微,滤用于化工污水的处理。当进水浊度大于100NTU时、应考虑增设澄清等设施,降低进水浊度、浸没式超,微.滤装置一般对进水浊度无要求、仅要求水中无大颗粒杂质,10,4、2.由于化工污水回用的水质的复杂性 超 微.滤膜的设计通量需要通过中试确定。中试规模以不小于2t.h处理量为宜 由于大多超。微 滤膜为高分子聚合物制造而成,采用不同工艺方法形成所需孔径、在压力操作条件下 膜慢慢产生,压密,现象,逐渐稳定,达到最佳过滤效果.这个压密过程随膜材质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同,同时为保证得到真实的设计通量。需要长时间运行,考验膜对于被过滤介质的分离性、尤其是超滤膜。但实际工业应用又不允许中试时间太长,时间太短又没有指导意义。所以规定中试时间不宜小于2000h、约3个月.10。4.3 外压式超,微 滤膜使用高抗污染性能的膜材料,不易污染且容易清洗、尤其是聚偏氟乙烯 PVDF、等膜材料可以采用常用氧化性清洗药剂,PVDF膜的优点.一是pH耐受范围宽 可以达到1、13。二是抗氧化能力最突出,可以经受苛刻的氧化清洗条件、三是耐绝大多数化学溶剂.四是耐生物降解。PVDF另一个突出的优点是耐有机溶剂的性能优于其他材料。外压式超,微.滤膜既可用于膜生物反应器,也可以作回用处理。对前处理要求不高,缺点是通量比内压式超,微、滤膜低 一般情况外压式膜组件的设计通量不宜超过50L m2,h,内压式超、微、滤膜组件大多选用聚醚砜 PES.或聚砜。PS。材质产品。其特点是.pH耐受范围宽,可以达到1、13。可以制成多孔径的膜,从1nm到0,2μm。耐多数化学溶剂性能较好,但不耐芳烃.酮。醚 酯等,缺点 耐压性能不好.易于污堵 耐氧化性能一般 长期或者高浓度的氧化性清洗剂会对膜材料造成一定的破坏。根据膜材质特性,膜组件的设计通量可随进水浊度不同 适当增减,如无实际经验和厂商提供的数据.又来不及中试。可参照本条给出的膜通量设计。本条的设计通量为经验值,对于不同水质会略有偏差 选用时尽量不要超出规定值 10。4,4 超,微。滤装置设计应考虑保证系统出力的连续性 因此系统的超、微,滤装置不能少于2套,为清洗维护方便、每套装置间距不宜小于1.2m。其他通道宽度净距离不应小于0,8m 由于超,微 滤装置膜组件的外壳以及管路系统均为工程塑料,需要防晒,防冻 所以应布置在室内、10,4、5、跨膜压差是指超、微.滤膜前后的压力差.实际运行中可以通过设定的压力差来启动反冲系统,当压差达到0 1MPa时.需要进行化学清洗。10,4.6,超。微,滤装置的进 出口装设浊度仪.差压表及取样接口.以便监测进出水质 超,微,滤装置如作为反渗透装置的前处理系统,出口宜设SDI仪的接口,10,4,7,为减少滤膜污堵.延长滤膜使用寿命 一般在装置进水处设置预过滤器,大多为盘式滤器或自清洗滤器、精度为50μm 100μm、10。4,8、超.微.滤膜是采用表面过滤原理,每周期截污容量很小.需要频繁的反洗和化学清洗.反洗和化学清洗效果的好坏,是超、微 滤膜能否可靠 长期使用的关键因素.一般每20min 60min反洗一次、反洗流量为产水流量的2倍。5倍 反洗历时30s,60s。反洗流量越大 时间越长,反洗效果越好、但水的回收率要降低。因此、实际运行中应按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反洗参数。为防止细菌对超.微。滤膜的污染,需要定期杀菌,其杀菌频率与水质有关.需要通过试验或调试来确定.反洗和杀菌还不能清除膜表面所有污物 当污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用化学清洗的方法来清除。通常用跨膜压差来确定是否需要化学清洗,如当压差达到0。1MPa时,需要进行化学清洗,10。4,9,完整性检测是指检测超,微、滤膜以及整个装置是否发生破损和泄漏的试验、在运行过程中.超.微.滤膜有时会破损,组件也因断丝等多种原因会泄漏。完整性检测包括压力衰减试验法和气泡观察法。超,微。滤系统的滤膜完整性自动检测装置,只是需要较少的测试设备就可以在线监测到超,微,滤膜的破损情况,预知故障的发生、监测结果准确,从而能够保证系统出水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