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4、再生建筑微粉6。4。1、再生建筑微粉生产工艺的前端应设置除铁系统,6、4 2,再生建筑微粉制备系统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粉磨设备利用加热炉余热烘干物料时,宜布置在余热提供装置的附近,无余热可用时 应单独配置热风炉系统、2 磨机上方应设置检修提升装置,起吊能力不应小于磨机最大部件的重量.3 磨机在进。出料口应设置锁风装置 4、磨机润滑油站的布置 应保证回油顺畅 润滑油管的斜度不应小于5,润滑油站妨碍交通时、可设置在地面以下,但地面应加设活动盖板,5 磨机液压油站宜靠近磨机布置.6。再生建筑微粉系统中易被物料磨损的工艺非标准件 阀门及风管等。应采取耐磨和降噪措施、7.再生建筑微粉车间应预留设备检修通道或空间,6.4。3 再生建筑微粉系统应包括原料储存仓。计量输送,喂料 粉磨,选粉,粉体收集与输送,均化与储存。在线取样口、并应根据物料的含水程度加设烘干设备,6.4 4,再生建筑微粉系统应设置金属探测报警装置和旁路系统。6.4,5 原料储存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容量应满足粉磨设备每班3h,4h生产运行的需要 2 物料在仓内不得起拱,挂壁.堵仓 3 原料储存仓的仓顶和仓底物料输送转运点必须设收尘装置。6。4,6,计量和喂料设备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物料特性不同,给料机计量精度允许偏差为。1、0.2,湿黏物料宜在定量给料机前段加设运速较低的预给料机,3、磨机喂料设备宜采用锁风喂料给料设备.4,原料储存仓与计量设备之间应设闸阀,6,4,7,粉磨设备选型应根据工厂规模 产品规格,原料易磨性等要求确定,6。4 8 再生建筑微粉的收集与输送设备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再生建筑微粉收集应根据粉料细度,腐蚀性。水分等要求确定 应选用收尘效率高的气箱式脉冲布袋收尘器。并应采取保温措施,2,再生建筑微粉输送宜采用机械输送,输送设备应根据输送距离,高度,总图布置,能耗,投资等综合比较后确定、并应在设备进,出料口易扬尘位置设置收尘装置.6。4,9 再生建筑微粉的均化与储存设备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再生建筑微粉的均化方式宜采用连续式均化库,2,不同类别的再生建筑微粉应分别进入独立的均化库 不得混仓储存、3 入库再生建筑微粉的细度应根据后续生产工艺的要求确定 宜采用比表面积作为细度表征指标。4 均化库的数量宜根据装车和卸车的要求 粉体产品质量的检验要求。生产的粉体品种及市场需要与运输条件确定 并应符合储存期规定。5,均化库底宜设置充气卸料装置 卸料口宜设置防止压料起拱的减压锥或其他设施。寒冷地区的充气卸料装置应采取防冻结措施。6 均化库底充气气源宜采用定容式鼓风机、库底充气箱总面积不应小于库底总面积的30。7、均化库卸料设备宜采用可调节料流的电控流量控制阀,8.均化库顶和库底应设置收尘装置.9,再生建筑微粉输送和收尘器的回灰宜按不同品种粉体分类处理,6、4。10,再生建筑微粉生产工艺宜配置成品检验工序,6、4.11。储存仓的设计应根据磨机产量,产品储存期等因素综合确定,仓容可按下式计算,V。k,π.r2 h1,1,3π,r2。h2 6,4、11 式中 V 有效仓容。m3,k.有效填充系数、取0.85、r、筒仓半径.m.h1、筒仓直筒段高度。m、h2 筒仓锥斗高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