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热影响区3,3 1、本条是强制性条文。规定了焊接热影响区的一般设计要求.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对于除O。T4或F状态的铝合金焊接结构,由于热输入的影响、在临近焊缝的区域存在材料强度降低的现象、该区域称为焊接热影响区,焊接热影响效应对焊接结构的承载力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热影响区材料强度的降低可采用单一的折减系数ρhaz来考虑。该系数代表热影响区范围内材料强度同母材原始强度的比值.一般来说。热影响区材料的名义屈服强度f0.2的折减程度比抗拉强度fu的折减程度更大一些。根据同济大学所完成的采用MIG和TIG焊接工艺,母材为6061,T6合金的对接焊缝硬度试验 得到的折减系数平均值为0,59、由拉伸试验得到的f0 2的折减系数平均值为0.43,fu的折减系数平均值为0.62 欧洲规范给出的6061 T6合金f0.2及fu的折减系数分别为0,48和0,60,英国规范对f0、2及fu的折减不作区分、6061、T6合金的热影响区折减系数取0,50.由此可见、对于6061 T6合金,试验结果同欧规和英规的规定符合较好、因缺乏其他合金材料的试验数据.并由于英规的规定比欧规偏于安全.故表3、3,1中6.系列合金及5083合金的ρhaz主要根据英规的规定值给出.在10。以上的环境温度下至少存放3d的要求.是保证材料有最低限度的自然时效,3 合金在焊接后强度折减非常严重 根据工程经验焊接后热影响区的强度仅能达到初始强度的20。因此表3,3.1中3003及3004合金的ρhaz取0,20,建议3。系列合金不宜采用焊接连接 对于表3 3、1未列出的其他材料。可由试验或参考其他国家设计规范确定其ρhaz值、3。3,2 本条规定了铝合金结构焊接热影响区的范围、1,规定了对接焊缝和几种角焊缝连接的热影响区范围、因缺乏相关研究资料、对较厚焊件热影响区沿厚度方向的分布,偏保守地一律取热影响区边界垂直于焊件表面,2。本条规定主要依据同济大学完成的对接焊缝连接试验结果、该结果稍大于欧规的规定,对于采用6061.T6合金的对接焊缝连接,当采用MIG焊接工艺时,随焊件厚度增大.热影响区范围也随之增大、采用TIG焊接工艺的焊件 其热影响区范围和同厚度的采用MIG焊接工艺的焊件基本相同.因此本条规定同样适用于MIG焊和TIG焊,由于试验焊件的最大厚度为16mm,因此仅规定了厚度在16mm以内焊件的热影响区范围.对于厚度超过16mm的焊件,实际应用中如需采用、可根据硬度试验结果确定、当退火温度较高时。热影响区的范围会随之增大。增大系数,a。的规定来自欧规 3,3.3.本条规定了铝合金结构中考虑焊接热影响效应的设计计算方法、在焊缝连接计算中。需要校核热影响区范围内的应力不得超过其强度设计值。因此通常采用强度折减的方法来考虑热影响效应。在焊接构件承载力计算中 热影响区范围内材料强度降低带来的不利影响。通常采用将热影响区范围内材料强度取值同母材,但对截面进行折减的方法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