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防潮技术措施7,3.1,采用松散多孔保温材料的多层复合围护结构,应在水蒸气分压高的一侧设置隔汽层,对于有采暖,空调功能的建筑,应按采暖建筑围护结构设置隔汽层,7 3 2,外侧有密实保护层或防水层的多层复合围护结构.经内部冷凝受潮验算而必需设置隔汽层时。应严格控制保温层的施工湿度。对于卷材防水屋面或松散多孔保温材料的金属夹芯围护结构。应有与室外空气相通的排湿措施,7,3,3,外侧有卷材或其他密闭防水层。内侧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屋面结构 经内部冷凝受潮验算不需设隔汽层时.应确保屋面板及其接缝的密实性,并应达到所需的蒸汽渗透阻。7、3 4 室内地面和地下室外墙防潮宜采用下列措施 1,建筑室内一层地表面宜高于室外地坪0,6m以上,2,采用架空通风地板时、通风口应设置活动的遮挡板、使其在冬季能方便关闭,遮挡板的热阻应满足冬季保温的要求,3,地面和地下室外墙宜设保温层。4,地面面层材料可采用蓄热系数小的材料、减少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差值.5 地面面层可采用带有微孔的面层材料,6、面层宜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使地表面温度易于紧随空气温度变化。7 面层材料宜有较强的吸湿 解湿特性.具有对表面水分湿调节作用。7,3,5。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非透光建筑幕墙面板背后的保温材料应采取隔汽措施 隔汽层应布置在保温材料的高温侧,室内侧,隔汽密封空间的周边密封应严密 夏热冬冷地区、温和A区的建筑幕墙宜设计隔汽层.7,3,6 在建筑围护结构的低温侧设置空气间层.保温材料层与空气层的界面宜采取防水、透气的挡风防潮措施.防止水蒸气在围护结构内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