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736-2012
  • 组合式空调机组 GB/T 14294-2008
  •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 14976-2012
  • 城镇供热用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 GB/T 37828-2019
  • 燃气采暖热水炉 GB 25034-2010
  •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3部分:管件 GB/T 18742.3-2017
  •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T 3091-2015
  • 蓄冷设备的性能标定 SB/T 10343-2012
  •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WS 394-2012
  •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发泡预制直埋保温钢塑复合管 GB/T 37263-2018
5、围护结构保温设计5、1,墙 体5,1,1.原规范保温设计指标是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在最小传热阻计算中除了跟室内外计算温度,表面换热阻相关外。主要受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控制.随着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原保温设计仅保证围护结构内表面不结露的标准偏低、因此,本规范将设计目标确定为不结露和基本热舒适两档,设计时可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酌情选用,与原规范中采用最小传热阻作为非透光围护结构保温设计的指标不同,本规范中将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温差作为设计指标 这样、既明确了不同限值的设计目标.也可以与隔热设计的控制指标统一起来 在基本热舒适条件下,围护结构不同部位与室内空气温度的温差限值的确定参照了ASHRAE55。2004中的相关内容,5 1,4,在按照围护结构的密度确定密度修正系数ε1时、对于内保温.外保温和夹心保温体系 应按扣除保温层后的构造计算围护结构的密度.对于自保温体系,应按围护结构的实际构造计算密度.当围护结构构造中存在空气间层时 若空气间层完全位于墙体,屋面 材料层一侧时,应按扣除空气间层后的构造计算围护结构的密度,否则应按实际构造计算密度,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