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刚性防水屋面4、4.1。由于刚性防水层材料的表观密度大。抗拉强度低 极限拉应力小、且混凝土因温差变形,干湿变形及结构变位易产生裂缝等本身所存在的缺陷,所以,对于有冲击或振动大的厂房及附属建筑屋面不宜采用刚性防水屋面,4,4 2、天沟,檐沟找坡,为加强防水需要应采用掺防水剂的水泥砂浆找坡、当厚度大于20mm时 为防止开裂.起壳,宜采用C10细石混凝土找坡 4.4 3、本条规定了刚性防水屋面的设计要求,1,由于刚性防水材料的表观密度大、抗拉强度低,为防止基层因温差变形.变位使刚性防水层产生裂缝 所以 刚性防水层需要刚性好的基层。基层宜为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若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因装配式结构的板端缝和板缝处是易变形开裂部位。为了提高刚性防水层的防水可靠性.所以。基层若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 应符合本规范第4 1,3条的规定。2,如果刚性防水层与基层之间不设置隔离层,防水层与基层粘结牢固。当结构层混凝土受温差。干缩,荷载作用等因素产生变形,开裂时、粘牢在结构层上的刚性防水层也会产生变形而开裂,另外当高温骤雨时、刚性防水层会产生突然收缩 而结构层滞后防水层收缩.对防水层起到约束作用 使粘牢的刚性防水层产生拉应力而导致开裂、采取脱离式,设置隔离层。使刚性防水层与基层脱离 用不粘结的材料隔开、自由伸缩、互不影响、就会减少或避免防水层的开裂。屋面的保温层因可起到刚性防水层与基层脱离的作用,所以.保温屋面的保温层可兼作隔离层。3,构件受温度影响会产生热胀冷缩,混凝土本身的干燥收缩及荷载作用下挠曲引起的角变形都能导致混凝土构件的板端裂缝,根据全国各地实践经验和资料介绍.在这些有规律的裂缝处设置分格缝,缝内应先涂刷与密封材料相配套的基层处理剂.再设置与密封材料不粘结的背衬材料后用柔性密封材料嵌填密实。以柔适变、刚柔结合 达到减少裂缝和增强防水的目的。所以。规定了刚性防水层应设置分格缝.考虑我国工业柱网基本以6m为模数因素,所以、规定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当基层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因板端缝和板缝处是易变形开裂部位,为减少或避免对刚性防水层的破坏影响 分格缝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 并与板缝对齐 4,采用直径4mm,6mm,间距为100mm,200mm双向钢筋网片 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度和限制裂缝宽度、并可满足刚性屋面的构造和计算要求.为了刚性防水层各分格缝中的刚性防水层自由伸缩,所以,规定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因刚性防水层较薄 上部砂浆收缩后容易在此处出现微裂、造成渗水通道侵蚀钢筋网片和因防水层较薄一些石子粒径可能超过防水层厚度的一半后,由于刚性防水层的表面比下部更易受温差变形及干湿变形影响,为减少因混凝土碳化而对钢筋的影响,所以,钢筋网片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混凝土刚性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主要考虑厚度小于40mm时混凝土失水很快.水泥水化不充分,易开裂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混凝土宜为补偿收缩混凝土.也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5.由于板支承端变形集中、板端面易产生负弯矩,混凝土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突出屋面结构及管道、变形缝两侧墙体的交接处由于构件断面变化和屋面的变形、常在这些部位首先发生开裂。为了避免开裂,所以、在这些部位交接处应设置宽度为30mm的缝隙。并应做柔性密封处理、泛水处应铺设卷材或涂膜防水附加层.以防交接处开裂造成渗漏.体现刚柔结合的做法,6.由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高 干缩性小、性能较稳定.耐风化 比其他品种水泥碳化速度慢,所以,宜在刚性防水屋面上使用 7,外加剂包括膨胀剂、密实剂.防水剂和减水剂等.主要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裂性。使块体内在使用中不会产生裂缝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如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就是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使混凝土产生微膨胀,在有配筋的情况下能够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抗裂性和抗渗性、一般补偿混凝土的自由膨胀率控制在0、5 0,1 设计和施工中应正确选用膨胀剂.钢纤维混凝土防水层为了提高混凝土抗拉,抗折,韧性和抗裂性能,应控制水灰比或水泥用量 在混凝土中还要加入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 不配筋细石混凝土、必须掺入膨胀剂。密实剂,防水剂和减水剂等外加剂才能保证防水层的质量要求、因此,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是根据需要按不同要求选定的、8、刚性防水层通常只有40mm厚、如在其内埋设管线.预埋件和凿眼打洞、将会严重削弱防水层的断面和破坏防水层内钢筋网片.使沿管线位置或预埋件的混凝土和洞口边处易出现裂缝。导致屋面渗漏、所以,特作此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