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电离辐射室12,0,1.电离辐射室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的有关规定 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和Y射线工业CT放射卫生防护的规定,12 0。2、电离辐射室建筑设计,应取得下列资料 1,X射线探伤机的最大电压及最大束流强度,2、γ射线探伤机的种类及放射源的放射强度、3.高能X射线加速器的最大能量距靶1m处的射线强度及角分布数据,4。探伤机的型号.照射方向及活动范围、5。被检测部件的最大外形尺寸。6.直接操作探伤机工作人员每周工作时数 12 0。3,电离辐射防护设计时,各类人员的年剂量当量限值应符合表12.0 3的规定。12,0,4,电离辐射室建筑布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布置在厂区内人流稀少、较僻静的区域.并宜远离干扰源、2。应远离居民点、宿舍区等人员密集的滞留区,3.X射线及高活度的放射性核素工作室应单独设置 并应在其室外四周设防护监测区 4,电离辐射照射室X射机管电压大于或等于300kV时 应布置在车间主厂房外部、并应设过渡前室与车间毗连 5,电离辐射照射室X射机管电压小于300kV时,可布置在多层厂房底层、或地下室。的端部,控制室等辅助房间应布置在照射室的非主照射方向外侧、6,电离辐射室设在车间一角时,照射室应根据防护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顶棚。7.电离辐射室应与控制室及其他辅助室分开设置、照射室与外界应设置迷宫式人行通道和防护门,8.电离辐射照射室的出入口、应设置在次照射屏蔽墙体方向、防护门的屏蔽层、应与所在屏蔽墙体的防护厚度等效、12、0、5,电离辐射室屏蔽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离辐射屏蔽材料、应选择材质均匀、收缩小,取材和施工方便.经济耐用的材料。辐射能量大于或等于250kV的照射室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墙,2,防护门和防护挡板 宜采用铅板 3.防护顶棚及防护墙、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钢筋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12,0。6,围护结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离辐射照射室的建筑物、应为完整无缝的封闭整体结构,2 电离辐射照射室的屏蔽体应密实,整体钢筋混凝土墙应一次连续浇捣密实、钢筋混凝土密度,不应小于2400kg,m3、不得留施工缝,大体积混凝土应经计算并加设温度钢筋。3、防护墙应做到室内地面0,5m以下,管道不得穿过防护墙。当无法避免时、应在次照射墙方向设计成斜管弧形弯曲形式或通过U形地沟进入照射室。4,电离辐射照射室的屋面板或顶棚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与钢筋混凝土防护墙连接处不得有任何缝隙、5.电离辐射照射室的防护墙。应与车间墙体脱开,6。除高能X射线防护门外、防护门与屏蔽体门框之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门和门框缝隙的15倍.并不应小于150mm,门扇下部应深入地槽。其深度同门与门框搭接宽度.7,防护铅板门应有足够的刚度.不得有缝隙、门的铅板厚度应根据X光管电压,工作制度和射线方向经计算确定,门体上铅板的固定不得采用焊接方式 防护门应采用电动连锁装置,8 电离辐射照射室的地面应平整.不起尘、易冲洗.并应做排水措施、地面垫层下宜设防水层,墙面应平整 易清洁、不积灰。与地面交接处应做成圆角,12,0。7、围护结构的厚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离辐射照射室。一次射线能直接照射到的墙体、应按主照射屏蔽体防护要求确定.其他墙体可按散、漏辐射防护要求确定,2,电离辐射照射室的屋面辐射防护屏蔽层厚度 应能抵御射线的空间大气回照散射影响。3,电离辐射防护屏蔽体的计算防护厚度安全系数,应大于2,4、电离辐射照射室的防护门厚度.应按直接照射计算 迷宫门应按散漏辐射计算.5 高能X射线照射室墙体,主照射方向防护墙应按直接照射计算,其余防护墙应根据受照情况分别计算,12,0,8。围护墙防护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围护墙屏蔽层厚度.应根据剂量工作时间.设备的最大电压、距离。射线谱的成分及散射线等因素、由主导工艺通过计算确定.2、应根据辐射源的类别和性质,选定辐射穿透能力最强。辐射强度最大的辐射源为主要屏蔽对象,3、应根据作业情况、周围环境及人员流动状况等。确定围护墙各个方位的剂量当量率。4、电离辐射照射室内有多源同时操作时、除应对主辐射源的辐射进行防护外.对其他辐射源应核算辐射场分布状况,离辐射源的计算距离应按不利情况取用、并应防止其对围护墙的叠加影响作用。5。γ射线工作室及电压大于或等于400kV的X射线工作室,应设内防护墙。12 0,9 电离辐射照射室排风系统的吸风口高度距地面不应大于1m,出风口宜设在屋顶,并应防止射线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