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墙、体5,0 1,砌筑墙体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承重内隔墙的墙体材料宜采用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MU5,0的砖或砌块、且应采用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M5、0的混合砂浆砌筑,2。防潮层以下的墙基应采用实心砖或砌块砌筑、不得采用空心砖 硅酸盐砖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当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时 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b20的灌孔混凝土灌实其孔洞,砖.砌块的强度等级应大于或等于MU10,0、石材砌块应大于或等于MU20,0、用于严寒地区及潮湿土壤中时。其强度等级应提高1级 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均应采用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M7。5水泥砂浆砌筑,3 框架结构楼层的填充墙宜采用轻质砖或砌块。且应与框架梁。柱有拉结措施,并应采用与其匹配的砌筑砂浆砌筑,4、轻质砖和砌块墙体材料 应满足防火,防潮等要求.5.潮湿房间,经常处于干湿交替房间的墙体、不应采用吸湿性较大的砖或砌块.6。墙体表面经常处于80、以上的高温房间及受化学浸蚀环境的墙体.不得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5,0,2.砌筑墙体的构造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厚度小于或等于120mm的砌筑墙体.长度超过3 6m时,应设构造柱 高度超过2、1m时 应设通长钢筋混凝土圈梁 并应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 墙厚小于或等于120mm的砌筑墙体上的门窗立樘 应采取加固措施。2,砌筑墙体预留直槎时.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每120mm厚砖不得少于1根 直径不得小于6mm,其间距沿墙高不应大于0.5m、埋入长度从墙留槎处起。每边不应小于500mm.末端应有90,弯钩、3、抗震设防地区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0,5m设2ф6拉筋。设防烈度为6,7度时 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 且不应小于700mm、设防烈度为8、9度时,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宜沿墙全长贯通 填充墙长度大于5m时,其墙顶应与楼板或粱拉结.厂房山墙处屋面板,应与女儿墙下的卧梁拉结、4 抗震设防地区的纵。横墙体交接处。应同时咬槎砌筑.设防烈度为7度、且长度大于7。2m的大房间及设防烈度为8.9度时,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0.5m配置2ф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m,末端应有90、弯钩,5。砌筑墙上的孔洞宜预留。不应随意打凿.孔洞周边应做好密封处理,在靠近门 窗洞口处设置配电箱或消火栓箱时,其洞口间的端墙净宽不得小于360mm,5、0、3,砌筑墙体的墙身防潮层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于地面以下0,06m处,宜采用厚20mm的1、2.5水泥砂浆。并应内加为水泥重量3 5、的防水剂、2,当室内墙体两侧的地坪有高差时,应在各地坪面以下0、06m处做防潮层,并在高差范围靠土一侧的墙面亦应做防潮层,贴外墙设有花池时,应在此段外墙面靠土一侧做防潮层 5.0,4。当设有钢筋混凝土基础梁或墙基为混凝土砌块或石块砌筑时,其顶面位于室内混凝土地面垫层范围内时,其墙身可不做防潮层。5,0。5。有防冻胀要求的基础梁下,应做防冻胀处理、5,0,6。吸湿性较大的砖.砌块隔墙的底部。应做高出地面100mm,宽同墙厚的混凝土条带、其强度等级不低于C15,5,0,7 砖 砌块墙体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设置防震缝 沉降缝或伸缩缝,并应根据缝的性质及环境要求进行盖封处理,5。0,8,砖。砌块砌筑的女儿墙厚度不宜小于200mm、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时,女儿墙底部宜高出层面300mm 并应与层面同时浇筑 女儿墙高度应根据使用及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当抗震设防地区的女儿墙高度超过0、5m时,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非抗震设防地区的女儿墙高度可为0.9m、并应按结构要求设置构造柱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板,且宜每隔30m留板缝.缝宽宜为20mm.板缝内应用防水密封材料嵌填。5.0,9,单层厂房外墙低侧窗窗台高度宜为0 8m 1.2m,但热加工车间的低侧窗窗台高度可适当降低 多层厂房楼层窗台高度小于0。8m时,应设护栏.5。0,10,门。窗及预留洞口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非抗震设防地区的洞口宽度小于1m时 可采用钢筋砖过梁,5,0。11,轻型板材墙体的设计 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墙窗洞四周应做防水处理,2。屋面宜采用外天沟排水.3、框架结构填充隔墙、宜采用轻质预制墙板,其墙板应与所在板.梁。柱有可靠的连接.交接处应采取防开裂措施,4。有热工要求的厂房外墙板应经热工计算确定.外墙节点做法应采取防止热桥产生的构造措施 5。夏热冬冷及夏热冬暖地区无热工要求的厂房外墙采用金属压型板时,宜采用夹芯墙板.其热惰性值不宜小于0、8 5 0、12。厂房外墙采用金属压型墙板时、其勒脚部位宜采用吸水性小的砖。砌块砌筑,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伸缩缝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板。5 0。13,金属压型板墙体上开洞时,洞四周应采取加固措施 并应做防水构造处理.5.0,14 金属复合板墙体应采取扣合安装、板与板侧面连接应采取封边组合 板与板上下搭接部位应有气密压条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