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运行监测6 4.1,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是指在强降雨条件下,排水管渠和泵站运行水位等情况。河道水位情况是指降雨期间各河道受降雨影响.水位的变化情况。6、4。2,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的运行模式应根据设计的功能确定.一般包括进水模式.放空模式和清淤冲洗模式.其中隧道调蓄工程的进水模式一般还可分为削减峰值流量和控制径流污染两类,6.4。3。采用机械排风的调蓄池。在进水时、应及时开启风机.以保持池内压力平衡、保障调蓄池进水顺畅、重力进水模式避免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进水问题,同时节约了设备购置、维护,改造和运行等大量费用,符合节能环保理念。如上海市苏州河沿岸建设的5座调蓄池,其中江苏路调蓄池 新昌平调蓄池.梦清园调蓄池和芙蓉江调蓄池采用重力自流进水模式。实际运行情况验证了重力进水模式的优势,隧道调蓄工程在进水控制中应避免雨污水高速跌落对竖向跌落井井壁和井底的冲刷和冲击,6、4,4 受下游排放条件限制.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宜在下游排水管渠或下游河道水位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开启放空模式,为避免因放空不及时或放空不彻底造成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不能连续使用.甚至造成有毒有害气体集聚而产生爆炸风险 本规范规定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应及时放空并在放空时开启机械通风.为提高放空效率 采用重力放空时 应记录放空时间和调蓄设施放空前后的水位、确定合理的开启水泵排空模式的水位、6、4,5。清淤冲洗模式宜采用机械作业,应确保地下空间内通风透气 并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的实时监测。对下井操作配备防护装置,并保持地面与井下通信畅通、机械设备需选择性能好 操作便捷、故障率低。冲洗效果好.抗腐蚀,易被起吊的设备 清淤冲洗水源宜采用调蓄雨水。6,4、6 为优化运行管理和后期水安全与水环境评估积累历史资料.应在调蓄工程进水处,如格栅前的集水井或进水渠道.出水处.如出水管或出水井、等重要节点。设置水质水量监测点.水质监测主要包括人工分析和在线监测两种.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 COD 和氨氮 NH4 N。等指标,调蓄水量的计量和记录.可采用流量计和泵排相结合的方式 检查维护6,4,9 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运行环境对相关设施设备易造成腐蚀和故障。对进出水水泵 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水质水量监测系统 气体自动监测 除臭设备等核心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记录。可保障调蓄设施正常运行,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等强检器具。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计量监督部门按其检测周期进行校验和检定.并应按相关规定执行、6,4。11.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机电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或能否发挥应有的效能。除设备本身的性能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是否对设备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 所以,应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保证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机电设备能得到良好的维护和保养,在停电、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超负荷进水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 如果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不能发挥其作用,可能使局势更加恶化 所以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运行和管理单位应根据情况。制定突发事件情况下保障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基本功能的应急措施和相应的预案执行程序。6,4。12。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维护记录内容应包括检查记录,维修记录和事故处理记录等文字记录和计算机文档记录,生产安全6 4,13。由于在地下结构或管渠等密闭空间中工作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因此在雷暴雨预警,洪水预警、台风预警,塌方预警等预警信息发出后。作业人员不得进入地下密闭空间进行工作.以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6,4。14。作业所需的安全器具包括安全背带、安全绳.气体、氧气分析设备 呼吸器,手套.面罩和防护服等,进入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等密闭空间的作业人员应身着呼吸装置,其身体状况需经医生认定许可.同时,作业人员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和训练。学习如何正确穿戴呼吸装置.使用呼吸仪器前应注意气压仪的读数,确保氧气瓶在使用前有足够的氧气 6.4,15.施工责任人应事先评估所有人工作业的安全风险 并尽量避免实施有危害的人工作业,如果不能避免。则施工责任人需进一步评估,并通过机械辅助或多人协作来减少受伤概率,6、4,16,在紧急事故中、应保持冷静.及时启动应急抢险预案.在气体事故中,应保持冷静 启动警报,通知负责人并呼叫专业救助。执勤人员不可进入密闭空间救援.没有呼吸装置不可进入事故区域 当发生火灾。应保持冷静、启动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