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拉条设计9、3。1 实腹式檩条跨度不宜大于12m,当檩条跨度大于4m时 宜在檩条间跨中位置设置拉条或撑杆 当檩条跨度大于6m时、宜在檩条跨度三分点处各设一道拉条或撑杆、当檩条跨度大于9m时,宜在檩条跨度四分点处各设一道拉条或撑杆、斜拉条和刚性撑杆组成的桁架结构体系应分别设在檐口和屋脊处。图9 3,1,当构造能保证屋脊处拉条互相拉结平衡.在屋脊处可不设斜拉条和刚性撑杆。当单坡长度大于50m。宜在中间增加一道双向斜拉条和刚性撑杆组成的桁架结构体系,图9。3。1.图9,3。1,双向斜拉条和撑杆体系1.刚性撑杆.2。斜拉条,3,拉条。4 檐口位置,5 屋脊位置。L、单坡长度.a、斜拉条与刚性撑杆组成双向斜拉条和刚性撑杆体系9 3、2.撑杆长细比不应大于220、当采用圆钢做拉条时 圆钢直径不宜小于10mm。圆钢拉条可设在距檩条翼缘1。3腹板高度的范围内.9.3,3,檩间支撑的形式可采用刚性支撑系统或柔性支撑系统。应根据檩条的整体稳定性设置一层檩间支撑或上。下二层檩间支撑.9、3。4,屋面对檩条产生倾覆力矩,可采取变化檩条翼缘的朝向使之相互平衡、当不能平衡倾覆力矩时,应通过檩间支撑传递至屋面梁,檩间支撑由拉条和斜拉条共同组成 应根据屋面荷载。坡度计算檩条的倾覆力大小和方向、验算檩间支撑体系的承载力。倾覆力PL作用在靠近檩条上翼缘的拉条上。以朝向屋脊方向为正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当C形檩条翼缘均朝屋脊同一方向时,2。简支Z形檩条,3,连续Z形檩条.式中。P,1个柱距内拉条的总内力设计值.N,当有多道拉条时由其平均分担、PL、1根拉条的内力设计值,N b 檩条翼缘宽度.mm、d,檩条截面高度。mm、t,檩条壁厚。mm L。檩条跨度,mm.θ,屋面坡度角,np,檩间支撑承担受力区域的檩条数 当np,4时np取4.当4,np,20时、np取实际值,当np、20时,np取20。Cms.系数。当檩间支撑位于端跨时,Cms取1.05.位于其他位置处。Cms取0 90 Cth.系数 当檩间支撑位于端跨时、Cth取0,57,位于其他位置处 Cth取0,48、W.1个柱距内檩间支撑承担受力区域的屋面总竖向荷载设计值。N 向下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