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节能措施6.2。1。回转窑应符合下列规定,1,回转窑内应设置传热装置、窑头,窑尾应设密封装置.2,有燃烧装置的回转窑应采用节能型燃烧器.其空气过剩系数应控制在1 25以内,3.窑体不同温度段宜选取不同的内衬材料达到窑体内衬厚度和外壳表面温度基本一致、4、窑体散热损失应低于12,6.2,2,热风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烟气出口温度低于650,的火炬式燃烧的热风炉.宜采用有燃烧室和混气室的炉体结构形式。2,采用兑入空气调节烟气温度时,兑入的空气应通过炉体夹层换热、3,采用夹层壳体的火炬式燃烧的热风炉 炉体散热损失应小于6.炉体容积热强度应小于4187MJ,m3,h 6、2,3.闪速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闪速炉燃烧装置宜采用富氧空气燃烧,2。炉内冷却装置的设置范围应根据炉体热平衡计算确定.冷却元件宜设在耐火材料的中间面位置、3,闪速炉应维持负压运行,4,闪速炉后应设置中压余热锅炉.5、闪速炉沉淀池的有效容积应与转炉吹炼匹配,6 闪速炉烟尘率宜小于7,7、炉体上各孔口应严密、6,2 4 艾萨炉,奥斯麦特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炉顶喷枪孔,加料口宜设置密封装置,2 炉体冷却装置宜砌入砖体中间。不宜与炉内熔体和烟气直接接触.3、炉后应设置余热锅炉,4,辅助供热燃烧装置宜采用富氧燃烧.6 2。5。白银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设计为全隔墙方式的双室炉炉型、2,吹炼区烟气应进行余热锅炉回收余热,沉降区烟气应设置换热器装置,3,炉体冷却装置应根据炉体热平衡计算确定冷却范围。4 吹炼区的风口面积或风口数量应根据工艺要求的送风量,风压确定.送风速度宜为150m,s。200m s 5。炉顶加料系统应采用密封装置,6 粉煤燃烧器宜从普通空气燃烧过渡到富氧空气燃烧、6。2 6,卧式转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双层结构的密封烟罩,2,转炉吹炼宜由普通空气吹炼向22,26.的富氧空气吹炼过渡 3 转炉烟气应配备余热锅炉回收余热,宜每台转炉配置1台余热锅炉 4,水冷烟罩宜改用汽化冷却烟罩、5、转炉内衬应采用抗冲刷.抗渣侵蚀的优质耐火材料,6 2、7.回转式精炼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炉后应配置余热回收装置,2、精炼炉供热燃烧装置宜采用富氧空气燃烧或高浓度氧气燃烧,3,宜采用鼓入氮气搅拌的透气砖技术 6、2 8。渣贫化电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保持微负压操作。电极孔,加料孔宜设置密封装置。2。除设有冷却装置的部分外 贫化电炉炉体外墙区域应采用绝热保温材料。3、应设置电极自动升降控制系统.6,2.9,氧气底吹炼铅炉,炼铜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能达到完全自热熔炼时。应采用配入块煤的方法补热.2。氧枪的大小应通过计算或试验确定,3,辅助烧嘴宜采用氧油烧嘴,并宜采用富氧燃烧,4。炉后应设置余热锅炉回收余热。6.2 10.烟化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 鼓风压力应与炉宽和熔池深度匹配,2,烟化炉上部水套宜采取汽化冷却.6.2、11,流态化焙烧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插入流化层内的管式排热装置吸收富裕热量,产生的蒸汽应进入余热锅炉汽包,2.应保证炉壳钢板温度在酸雾露点以上 6。2。12,罐式煅烧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 罐式煅烧炉应控制在八层火道以上,正常生产时不应外加燃料。2、烟气废热应回收利用。6,2,13.回转窑煅烧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设二次风.三次风装置,2、回转窑内衬、材质和结构应根据窑内温度,物料特性确定。6。2、14。炭素焙烧炉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用多层复合的炉体保温材料 2,宜采用炉体密封装置,3 应采用计算机控制,6,2、15、氯化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炉内温度 物料特性确定氯化炉不同部位的耐火材料,2、采用有筛板的沸腾氯化炉结构时、应根据工艺要求的风量、风压计算选择筛板形式及开孔率。3。沸腾氯化炉宜选用结构简单的圆柱形.并应根据工艺条件计算确定沸腾段 过渡段 扩大段及氯气分配段的直径和高度尺寸,6.2 16、还原蒸馏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还原蒸馏炉内的电阻丝应根据不同段的温度要求分段布置.2 采用倒U形联合法生产时,还原蒸馏炉与冷凝罐的连接过渡管应采用加热保温措施、6,2 17。氢氧化铝焙烧炉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气态悬浮焙烧结构时、所有旋风器宜采用垂直串联配置。2 焙烧炉中检修门。清理孔,观察孔应确定数量和位置.并应采用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