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维护保养第二十九条、维护保养单位的基本要求、在本市设点开展电梯维护保养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电梯制造或者安装.改造 修理资质 依法在本市办理工商登记.不具备相应资质 或者未依法在本市办理工商登记的.不得在本市设点开展电梯维护保养经营活动 维护保养单位在本市首次开展业务前、应当将单位名称 主要负责人。资质范围、办公地点,作业人员,应急救援电话号码等信息报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相关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报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政务网站公开已备案的维护保养单位相关信息。第三十条 承接维护保养业务、维护保养单位承接维护保养业务前 应当对电梯状态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使用管理单位,维护保养单位不得转包,分包或者变相转包 分包维护保养业务 第三十一条 维护保养人员的培训教育.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并支持作业人员取得职业技能资格。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建立作业人员教育培训记录,并至少保存5年、第三十二条。维护保养单位职责,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安全性能负责,并履行下列职责、一.按照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相关标准和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的要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维护保养计划.开展维护保养工作、二 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本单位的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号码和投诉电话号码、三,对住宅小区电梯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公布最近一次维护保养信息,信息至少应当包括维护保养人员、维护保养时间和内容等、四 维护保养现场作业人员应当具有相应资格.并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保证施工安全,五.更换的电梯零部件应当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其中安全保护装置还应当具有型式试验证明.六.确保应急救援电话24小时有效应答.接到乘客被困报警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完成救援解困.七。发现故障或者接到故障通知后 及时排除故障、对故障暂时难以排除的、应当将解决方案书面通知使用管理单位,并告知使用管理单位故障排除前,不得使用 八,至少每6个月对电梯进行1次自行检查,并向使用管理单位出具自检报告、九 建立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置记录 并至少保存5年,第三十三条,公共交通场所电梯的维护保养,车站、机场.客运码头等公共交通场所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选择制造单位或者制造单位委托的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维护保养。公共交通场所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根据电梯运行的实际状况 增加维护保养频次和维护保养项目 区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指导,督促。第三十四条、老旧电梯的维护保养 自监督检验合格之日起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根据电梯运行的实际状况、增加维护保养频次和维护保养项目,区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指导。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