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总平面布置8 2 1,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在规划基础上根据生产要求和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合理地确定厂区建,构,筑物、堆场。道路运输,工程管线,绿化等设施的平面及竖向关系。2 宜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可按功能模块进行布置.厂前区行政办公及生活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应控制用地规模。产生污染源的车间或场所宜位于厂区、生活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各辅助和附属设施宜靠近所服务的场所。3,在满足生产要求前提下,生产厂房宜合并,组合成联合厂房、4.货运交通.人员疏散.建 构。筑物间距等除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565的有关规定.5。制丝工厂与居住区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纺织业卫生防护距离,GB 18080的有关规定,6.噪声较大的场所应采取噪声控制的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的有关规定.8,2 2,主厂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厂房应布置在厂区地形,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并应满足与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交通运输.工程管线布置等要求.2、绢纺厂。丝织厂单层锯齿厂房宜选择北偏东的天窗朝向,3.气楼式厂房宜采用南北朝向,4,单层无窗。多层厂房宜选择矩形布置、8.2 3。仓储建筑物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原料仓库宜靠近原料准备车间,成品库宜靠近车间成品出口处。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可根据工厂规模合建或分设 制丝,绢纺的原料库附近宜有固定堆场、2,机物料仓库宜靠近主厂房,也可和车间的机物料库合建 3.仓储区应与厂内外道路运输相协调,并应避开人流集中地段,4,仓储区宜设专供货物运输的出入口 8,2,4。动力设施和辅助建,构,筑物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锅炉房.煤场.渣场应布置在厂区边缘,并应布置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燃油、燃气锅炉储罐区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2.厂区热力站宜靠近负荷中心。也可建在车间附房内,3,高压配电站宜结合进线方向在厂区独立设置 也可建在车间附房内、多层厂房宜布置在底层,4。空压站、制冷站宜靠近负荷中心。并应布置在散发烟尘场所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同时应与有防噪 防震要求的场所保持防护距离、空压站 制冷站应满足通风和采光的要求.5。给水建.构 筑物应集中布置。并应位于给水总管短捷和与主要用户支管连接较短的地段,6 机修,电修辅助生产部门可集中布置.附近宜有堆场、7,汽车库.停车场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 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的有关规定,8 2,5.行政管理设施布置应与区域规划相协调 宜布置在厂前区,并靠近区域规划道路,8.2、6 当倒班宿舍同行政管理设施布置在同一区域时、应相对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