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总平面布置8。2、1,工厂总平面布置应在规划基础上以生产工艺要求为中心.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做到流程合理。布局紧凑,用地节约 投资节省,管理方便 满足工厂整个生产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的要求 并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总平面布置宜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非生产系统.根据功能区的相互关系进行布置 主厂房确定后。各种辅助和附属设施应靠近所服务的部门和车间,动力供应部门应接近负荷中心,以缩短管线,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损失、产生污染源的部门和车间应位于厂区和生活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以减少污染物对厂区和生活区的影响.改。扩建项目还要注意新建设工程应同现有的功能分区相协调和适应,厂区建,构,筑物在满足生产,安全、卫生 防火以及厂区工程管线敷设要求的条件下 应尽可能合并,体现。集中,联合 多层。布置原则,减少建,构,筑物间距占地面积,达到工厂外形简单。合理利用和节约集约用地目的、总平面布置中货运交通,人流疏散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7的相关规定、总平面布置的设施与厂外建,构、筑物或其他设置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现行国家标准。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565的相关规定 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现行国家标准。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565、2010中表4,2、10的规定。丝绸工厂的防护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纺织业卫生防护距离,GB.18080关于丝绢纺织及精加工业的规定,缫丝厂与居住区的位置 应考虑风向频率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应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影响 8。2、2、工厂的生产厂房一般体量都较大、并多采用联合厂房,所以应将厂房布置在地势平坦。地质均匀的条件较好地段 丝绸工厂的厂房一般选择为矩形,受到建厂地区场地条件限制时也可选择其他形式 绢纺,丝织工厂布置锯齿型厂房时应注意天窗采光朝向,为防止产生眩光和强烈日光直射车间影响生产。地处北纬地区的锯齿型厂房宜选择北偏东的天窗朝向,偏转角度与厂址地理纬度有关。厂址纬度和锯齿型厂房天窗朝向的关系可按表1确定,表1、厂址纬度和锯齿型厂房天窗朝向的关系8,2,3 工厂的原料库附近宜安排固定堆场,以利原料储存和周转,布置堆场时需注意堆垛与动力线的防火间距,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机物料仓库应按机物料消耗定额合理设置,可以和车间机物料库合建,仓储区与工厂运输方案联系密切。布置仓储设施时应与厂内外运输统一考虑 使之协调.方便、快捷,并尽可能避开人流集中地段,以保证交通运输安全。一般大中型工厂在仓储区宜专设供货物运输的出入口,将工厂内部区域的物流和人流分开,应避免交叉.以保证厂区道路运输安全和便于管理.8,2.4、燃油 燃气锅炉的储罐区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与可燃材料堆场的规定、汽车库、停车场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的规定、8。2。5、8、2。6,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布置.应体现集中布置原则 严格控制占地指标,避免过多占用土地,行政管理建筑一般布置在厂前区、应注意同周围建筑和道路相协调,起到美化城镇环境的作用.目前设计.将倒班宿舍和行政办公用房布置在同一区域的现象较多、应将其适当分隔 相对独立。避免相互干扰